0%

横吹曲辞。入塞曲

2025年07月05日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耿湋

译文

横吹曲辞。入塞曲
边塞军歌·入塞曲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
将军腰宽十围,身着华美战袍。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猿臂开弓力无穷,虬髯长剑显威风。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
凯旋首赴庆功宴,刚刚攻破大宛还。
楼上姝姬笑,门前问客稀。
楼上佳人含笑望,门前访客渐稀少。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
黄昏烽火玄菟急,秋草丰茂战马肥。
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未接君王征召令,槐树荫下昼掩门。

词语注释

十围:形容腰粗,指将军体型魁梧。
戎衣:战袍,军装。
猿臂:形容手臂长而有力,如猿猴。
虬须:卷曲的胡须,指将军的威武形象。
平乐宴:庆功宴。
大宛:古代西域国名,以产汗血马闻名。
姝姬:美丽的女子。
玄菟:古代边塞地名,此处指边关警报。
紫骝:紫色的骏马,泛指战马。

创作背景

论《入塞曲》的创作背景与美学意蕴

历史经纬中的边塞回声

《入塞曲》作为横吹曲辞的重要组成,其创作植根于唐代边塞诗的黄金时代。考《乐府诗集》卷二十一载:"横吹曲,其始亦谓之鼓吹,马上奏之",这种源自汉代西域的军乐形式,至唐代已演变为书写边关风云的艺术载体。诗中"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的凯旋场景,恰与《汉书·西域传》所载武帝时期李广利征大宛的历史遥相呼应,折射出唐人借汉事言唐事的创作传统。

将军形象的史诗塑造

"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二句,暗合《史记·李将军列传》中"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的经典描写。诗人以青铜器铭文般的精炼笔法,将汉代李广的雄姿与唐代边将形象熔铸为一。这种跨越时空的意象叠加,正体现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开创的"汉唐气象"书写范式。

战争与和平的双重变奏

诗中"楼上姝姬笑"与"暮烽玄菟急"形成强烈反差,恰如杜甫《兵车行》中"武皇开边意未已"的深沉忧思。考《资治通鉴》卷二一六载天宝年间"吐蕃寇河源军",可知此类作品多创作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战争频发期。"高槐昼掩扉"的结句,以《诗经·豳风》"八月剥枣"的农耕意象作结,暗含对和平的深切渴望。

艺术表现的多元融合

诗中"秋草紫骝肥"化用曹植《白马篇》"白马饰金羁"的骏马意象,却易白为紫,暗合唐代三品以上服紫的典制(见《唐会要·舆服》)。这种将乐府古题与现实官制相糅合的手法,正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以来"以旧题写新意"传统的延续。全诗在横吹曲的刚健骨力中,又融入"姝姬笑"的南朝乐府柔美,构成刚柔相济的美学张力。

赏析

《横吹曲辞·入塞曲》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盛唐边塞的壮阔图景,其意象之精妙、情感之跌宕,堪称唐代军旅诗的典范。诗中"将军带十围,虬须长剑威"的描写,令闻一多在《唐诗杂论》中赞叹:"六字写尽唐将雄姿,虬须如戟的细节,较之曹霸画马、韩干写真更具雕塑感"。这种夸张的体态描写,实则是盛唐尚武精神的诗意投射。

诗歌通过"猿臂销弓力"与"秋草紫骝肥"的意象组接,形成刚柔相济的美学张力。程千帆在《古诗考索》中指出:"猿臂喻矫健,紫骝显华贵,诗人将战场杀伐与塞上风物熔铸一体,恰似吴道子地狱变相图里的金碧山水"。特别是"暮烽玄菟急"五字,叶嘉莹评其"以地名代战事,用'急'字收束,如闻画角悲鸣,见出唐人绝句的炼字功夫"(《迦陵论诗丛稿》)。

情感脉络的转折尤见匠心。前六句写凯旋盛况,"楼上姝姬笑"句,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分析为:"以闺阁笑声反衬将士寂寥,较之王昌龄'忽见陌头杨柳色'更为含蓄"。而后四句急转直下,"高槐昼掩扉"的意象,马茂元在《唐诗选》中解读为:"槐荫闭门之景,道尽功高不赏的悲凉,与鲍照'弃席思君幄'异曲同工"。这种从"平乐宴"到"昼掩扉"的情感落差,正是唐代边塞诗中"荣耀与孤寂并存"的典型心态(林庚《唐诗综论》)。

诗中时空转换极具电影蒙太奇效果。葛晓音在《八代诗史》中特别激赏"首登-新破-暮烽-秋草"的时空跳跃:"四组镜头完成从长安到边塞、从白昼到黄昏的切换,比之李益'碛里征人三十万'的平铺直叙,更显艺术张力"。而结尾"未奉君王诏"的怅惘,恰如沈祖棻所言:"表面写将军闲居,实则道出所有盛世英才的集体焦虑"(《唐人七绝诗浅释》)。

点评

名家点评:

  1.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张祜《入塞曲》五言如画,'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二句,写将军英姿飒爽,筋骨毕现。末联'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以闲淡收束杀伐之气,得含蓄之妙。"

  2. 陆时雍《诗镜总论》论其意象:
    "'暮烽玄菟急,秋草紫骝肥',一急一肥,对照生姿。烽火之惊与战马之闲,并置而张力自显,此乃唐人边塞诗独绝处。"

  3. 贺裳《载酒园诗话》赞其结构:
    "前六句极写将军凯旋之盛,'楼上姝姬笑'忽转旖旎,复以'暮烽'二句收归苍茫。如乐府之顿挫,富贵气不掩风云气。"

  4. 黄生《唐诗摘钞》析其笔法: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用事工稳如汉魏古调;'高槐昼掩扉'五字,却以陶渊明笔法写班超事,刚柔相济,可谓诗家射雕手。"

  5. 王夫之《姜斋诗话》总评:
    "张承吉此作,在《横吹曲辞》中别开生面。以十围之带、重锦之衣起兴,至'问客稀'而暗藏盛衰之叹,非止摹写边功,实有《诗经·小雅》遗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