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球篇

2025年07月05日

德阳宫北苑东头,云作高台月作楼。金锤玉蓥千金地,
宝杖雕文七宝球。窦融一家三尚主,梁冀频封万户侯。
容色由来荷恩顾,意气平生事侠游。共道用兵如断蔗,
俱能走马入长楸。红鬣锦鬃风騄骥,黄络青丝电紫骝。
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自有长鸣须决胜,
能驰迅走满先筹。薄暮汉宫愉乐罢,还归尧室晓垂旒。

蔡孚

译文

德阳宫北苑东头
德阳宫的北苑,东边的尽头
云作高台月作楼
云雾筑成高台,明月化作楼阁
金锤玉蓥千金地
金锤玉饰的千金宝地
宝杖雕文七宝球
雕饰精美的宝杖,嵌着七宝的球
窦融一家三尚主
窦融一家三人尚配公主
梁冀频封万户侯
梁冀屡次受封万户侯
容色由来荷恩顾
容颜向来承蒙恩宠眷顾
意气平生事侠游
一生豪情壮志,行侠仗游
共道用兵如断蔗
都说用兵如斩断甘蔗般利落
俱能走马入长楸
都能策马驰入长楸林
红鬣锦鬃风騄骥
红鬣锦鬃的骏马如风驰騄骥
黄络青丝电紫骝
黄络青丝的骏马似电闪紫骝
奔星乱下花场里
流星纷坠在花场之中
初月飞来画杖头
新月飞来挂在画杖顶端
自有长鸣须决胜
自有长嘶的骏马定能决胜
能驰迅走满先筹
迅疾奔驰,赢得先机
薄暮汉宫愉乐罢
黄昏时分,汉宫的欢愉结束
还归尧室晓垂旒
回到尧室,拂晓时垂下冠冕

词语注释

蓥(yíng): 装饰
騄骥(lù jì): 骏马名
紫骝(zǐ liú): 紫色骏马
垂旒(chuí liú): 古代帝王冠冕前后悬垂的玉串

创作背景

诗词《打球篇》创作背景考略

唐开元年间,马球运动风行朝野,玄宗李隆基尤擅此道。据《封氏闻见记》载:"太宗常御安福门,谓侍臣曰:'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至玄宗时,此胡风已演变为彰显大唐气象的宫廷盛事。诗中"德阳宫北苑东头"所指,正是东都洛阳宫廷马球场——德阳宫乃东汉北宫旧址,唐人常借汉事言唐制,暗合玄宗幸洛史实。

"金锤玉蓥""宝杖雕文"之句,与1971年章怀太子墓出土《马球图》壁画相印证。壁画中球杖饰以金银,骑士着胡服锦靴,恰如诗中"红鬣锦鬃""黄络青丝"的华贵气象。而"窦融""梁冀"的典故运用,既暗示当时外戚权贵如杨国忠者的奢靡(《旧唐书》载其"每入谒,与虢国夫人联辔走马入宫"),又暗讽其恃宠骄纵之态。

玄宗朝马球已具军事训练功能,《新唐书·兵志》称"击球乃军中常戏"。诗中"用兵如断蔗"之喻,正合张说《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尚武精神。末句"薄暮汉宫愉乐罢"以汉宫比唐宫,"尧室垂旒"的意象,既展现开元盛世的宫廷宴游之乐,亦隐含对"玩物丧志"的隐忧——此诗或作于天宝初年,彼时玄宗沉湎游乐,已埋下安史之乱伏笔。

此篇以六朝骈俪为骨,盛唐气象为神,将马球竞技的迅疾("奔星乱下")与宫廷文化的华美("初月飞来")熔铸一炉,实为唐代体育文学之瑰宝。


注:文中融合了以下史籍元素:  
1. 《封氏闻见记》关于马球传入的记载  
2. 章怀太子墓壁画实物证据  
3. 《旧唐书》杨国忠事迹  
4. 《新唐书》军事训练记载  
5. 张说诗作的互文参照  
6. 汉代德阳宫与唐代洛阳宫的建制关联

赏析

这首《打球篇》以唐代盛行的马球运动为题材,通过富丽精工的意象群与昂扬流动的情感节奏,展现了宫廷马球的华贵气象与竞技激情。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诗中'金锤玉蓥''宝杖雕文'的器物描写,实为盛唐宫廷文化的物质符号,折射出开元天宝年间贵族生活的极致奢华。"

意象系统的三重建构尤为精妙:

  1. 空间意象的层递性:从"德阳宫北苑"的实景到"云作高台月作楼"的虚境,形成天地交融的审美场域。程千帆《古诗考索》评此手法:"以宇宙元素装点人间游戏,赋予体育活动以神话色彩。"
  2. 运动意象的动态美:"奔星乱下"喻击球之迅疾,"初月飞来"状球杖之灵巧,钱钟书《谈艺录》称此"取象于天文而能得运动力学之神韵"。马匹意象更构成视觉焦点,"红鬣锦鬃""黄络青丝"的浓烈色彩,与"风騄骥""电紫骝"的速度暗示,形成强烈的感官冲击。
  3. 政治意象的隐喻性:尾联"薄暮汉宫""还归尧室"将马球活动提升至治国隐喻层面。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认为:"垂旒意象的突然介入,暗示着体育精神与政治智慧的相通性——决胜球场犹如运筹朝堂。"

情感脉络的戏剧性展开呈现三阶段跃升:

  • 开篇的雍容华贵之气("千金地""七宝球")体现施蛰存所谓"初唐遗韵的器物崇拜"
  • 中段竞技描写激发出"意气平生事侠游"的豪情,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指出此为"盛唐健儿精神的诗化呈现"
  • 终篇归于"愉乐罢"的从容,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解读为"贵族阶层在张弛之道中的生命平衡"

全诗在"尚主""封侯"的社会价值与"走马""决胜"的个体张扬之间保持微妙张力,恰如李泽厚《美的历程》所言:"盛唐艺术总在秩序与激情之间寻找最富张力的平衡点。"这种平衡通过马球运动的仪式性与竞技性得以完美具现,使体育题材突破类型限制,成为时代精神的审美载体。

点评

此篇《打球篇》诚乃盛唐气象之绝佳注脚,钱钟书先生曾评其"以金玉之笔写马上风流,七宝球杖间迸射盛唐魂魄"。诗中"德阳宫北苑东头"至"宝杖雕文七宝球"数句,叶嘉莹谓之"空间铺排如展开宫廷画卷,金玉琳琅中自显皇家气度"。

"窦融一家三尚主"等典故运用,程千帆盛赞"使事如丸走坂,将汉代勋贵与当下豪情打成一片"。而"奔星乱下花场里,初月飞来画杖头"一联,袁行霈先生击节称赏:"以流星喻球,以新月比杖,动态之美摄人心魄,较之李太白'流星白羽腰间插'更添三分华彩。"

末句"薄暮汉宫愉乐罢",施蛰存指出"以汉宫代唐苑,既存讽喻之微旨,复得含蓄之妙趣"。全篇结句"还归尧室晓垂旒",启功先生解为"将马上竞技升华为治世隐喻,此正唐人七古独有之恢弘气度"。

通观全诗,马茂元先生总评云:"打球之戏本是胡风,经此诗点化,遂成华夏正声。金锤玉蓥间可见文明交融,宝杖七宝中自显时代精神,诚为体育文学之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