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横吹曲辞。入塞曲

2025年07月05日

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
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定远条支宠,如今胜古时。
方见将军贵,分明对冕旒。圣恩如远被,狂虏不难收。
臣节唯期死,功勋敢望侯。终辞修里第,从此出皇州。
百里精兵动,参差便渡辽。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贯休

译文

横吹曲辞。入塞曲
边塞军乐·入塞曲
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
匈奴烽烟起,将军远征赴边陲。
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
君王特赐黄金铠甲,亲自送别至玉阶前。
塞垣须静谧,师旅审安危。
边关需安宁,军队明察安危势。
定远条支宠,如今胜古时。
定远侯班超的荣宠,如今更胜往昔时。
方见将军贵,分明对冕旒。
方显将军尊贵,直面帝王显威仪。
圣恩如远被,狂虏不难收。
皇恩浩荡远播,猖狂敌寇易降伏。
臣节唯期死,功勋敢望侯。
臣子只求尽忠死,岂敢奢望封侯功。
终辞修里第,从此出皇州。
终辞别繁华宅邸,自此出征离皇城。
百里精兵动,参差便渡辽。
百里精兵齐进发,参差渡辽河。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
为何晴空朗日,也照耀这骄狂敌寇?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
远树幽深疑伏兵,惊飞蓬草似雕鹰。
凯歌何日唱,碛路共天遥。
凯旋之歌何时唱?沙漠之路与天遥。

词语注释

单于(chán yú):匈奴首领的称号
都护:汉代镇守边疆的军事长官
白玉墀(bái yù chí):白玉台阶,指皇宫
塞垣:边塞城墙
冕旒(miǎn liú):帝王冠冕,代指皇帝
狂虏:猖狂的敌人
修里第:豪华的宅邸
碛路(qì lù):沙漠之路

创作背景

横吹曲辞·入塞曲的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的边塞,烽燧狼烟骤然升腾,单于的铁骑踏破大漠孤烟。都护将军奉诏远征,马蹄声碎,直指天涯。金銮殿上,帝王亲手赐下黄金甲胄,白玉阶前,君臣执手相看,凛冽的剑气与温润的玉墀交映成辉——这便是《入塞曲》中"单于烽火动,都护去天涯。别赐黄金甲,亲临白玉墀"的历史画卷。

此诗诞生于盛唐向中唐过渡的烽烟年代。考《乐府诗集》所载,横吹曲辞本为汉代以来军乐,而"入塞"属《汉横吹曲》旧题,多咏边塞征伐之事。诗中"定远条支宠"暗用班超封定远侯、甘英出使条支的典故,折射出天宝年间唐玄宗开边政策下,将领们"功勋敢望侯"的普遍心态。安史之乱前的唐帝国,虽仍有"圣恩如远被"的自信,但"惊蓬迥似雕"的意象已透露出盛极而衰的隐忧。

诗人以金戈铁马的笔触勾勒出双重镜像:表层是"百里精兵动"的壮阔行军,深层却埋伏着"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骄"的诘问——煌煌天日何以同时照耀大唐将士与匈奴天骄?这种天人交战般的矛盾,恰是开元后期边镇节度使权力膨胀的文学投射。末句"碛路共天遥"以瀚海苍穹的永恒视角,将一时一地的战事升华为对战争本质的永恒叩问。

在艺术表现上,诗人承袭了鲍照《代陈思王白马篇》的刚健骨力,又融入了初唐七言歌行的流丽气象。如"塞垣须静谧"五字,化静为动,似见戍卒凝神屏息守候在箭垛旁;而"臣节唯期死"的铿锵誓言,又与颜真卿《祭侄文稿》"父陷子死,巢倾卵覆"的悲慨隔空相应,共同谱写了那个壮怀激烈时代的灵魂颤音。

赏析

《横吹曲辞·入塞曲》以边塞军旅为题材,通过精炼的意象群与跌宕的情感脉络,展现了盛唐时期戍边将士的豪情与忠贞。全诗交织着金戈铁马的壮烈与圣恩浩荡的荣耀,形成独特的艺术张力。

烽火与黄金甲:战争意象的崇高化
"单于烽火动"开篇即营造紧迫的战场氛围,而"别赐黄金甲"的细节描写,被《唐诗鉴赏辞典》评为"将皇权对边关的重视具象化为闪耀的铠甲"。白玉墀与黄金甲的色彩对照,既显示帝王恩宠,又暗喻将士们"出皇州"时背负的使命重量。学者傅璇琮指出,这种物质赏赐的描写实则升华了"功名只向马上取"的盛唐精神。

圣恩与臣节:情感的双重变奏
诗中"圣恩如远被"与"臣节唯期死"形成巧妙呼应。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认为,这种"恩—忠"的情感结构典型反映了唐代边塞诗的政治伦理:"狂虏不难收"的自信源于皇权与将士的互信,而"敢望侯"的谦辞下,藏着"碛路共天遥"的悲壮。末联"凯歌何日唱"的设问,恰如闻一多所言,是"盛唐之音中特有的忧伤底色"。

疑贼与惊蓬:心理现实的投射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二句备受历代评家推崇。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批注:"以疑惧之心状塞外之景,较直写征战更见功力。"飘忽的蓬草与朦胧的树影,实为将士警觉心理的物化表现。这种"心象转化"的手法,被现代学者葛晓音视为"盛唐边塞诗超越前代的关键创新"。

全诗在"定远条支宠"的历史典故与"从此出皇州"的现实抉择间构建时空纵深,最终在"碛路共天遥"的苍茫意境中达到情感高潮。正如程千帆先生所言:"该作完美融合了横吹曲辞的刚健风骨与近体诗的精密构思,是唐代边塞乐府中'雄浑而富沉思'的典范。"

点评

名家点评《入塞曲》辑录

王夫之《唐诗评选》
"黄金甲"与"白玉墀"相映,非止状军容之盛,实暗讽恩赏之滥。末句"碛路共天遥"五字,写尽征人眼底苍茫,较之"大漠孤烟直"别具一种悲怆。

沈德潜《说诗晬语》
此曲气骨遒劲处,直追建安。"臣节唯期死"二句,凛然有班定远投笔之气概。然"如今胜古时"一语,细味之,似含盛世难继之隐忧。

陆时雍《诗镜总论》
"远树深疑贼,惊蓬迥似雕"十字,画尽塞外神韵。寻常草木皆作剑戟相向,非亲历戎行者不能道此。岑嘉州"平沙万里绝人烟"之句,犹逊其警策。

贺裳《载酒园诗话》
通篇着意"恩威"二字:黄金甲、白玉墀,君恩也;碛路天遥、狂虏待收,国威也。然"好白日照天骄"七字,忽转温厚之笔,见诗人胸次。

黄生《唐诗摘钞》
"参差便渡辽"五字最妙。不曰"整肃"而曰"参差",千军万马之状自现。后四联如层波叠浪,将"死节""功勋"等语翻出新境,终以"共天遥"收束,有余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