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边城的马蹄声踏碎残阳,独守空闺的妇人掩上夜窗,却掩不住满室愁绪。薛道衡笔下《昔昔盐·倦寝听晨鸡》的墨痕,正洇开于隋代征戍制度的阴影里——开皇年间,文帝为平定辽东屡征将士,辽西走廊上白骨蔽野,而长安的深闺中,菱花镜里朱颜凋。
披衣望月的女子,指尖拭过冰凉的更漏,将长夜熬成一句"拭泪待鸣鸡"。彼时晨鸡不仅是时辰的刻度,更是征人归期的隐喻。《隋书·地理志》载辽东战事"岁岁征发,道路相望",诗人以"不愤连年别"的怨怼,刺破官方文书里"功成应自恨"的虚伪慰藉。那"早晚发辽西"的结语,恰似一枚生锈的箭镞,射穿了盛世帷幕后的血泪。
当齐梁宫体诗的脂粉褪尽,薛道衡以盐工号子般的质朴曲调(昔昔盐为乐府旧题),将思妇的辗转谱成时代的安魂曲。敦煌残卷中的《叹疆场》与之遥相呼应,证明这缕鸡鸣声,曾惊醒整个隋唐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