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昔昔盐·前年过代北创作背景
暮色浸染代北荒原时,诗人勒马回望燕山胡塞,将安史之乱后的破碎山河凝作笔底烟云。这首杂曲歌辞约成于中唐大历年间,当时代北地区(今山西北部至河北西北部)仍残留着安史叛军与回纥骑兵交战的伤痕。史载"回纥纵掠坊市及汝郑等州,比屋荡尽",诗人笔下"铁马喧鼙鼓"的战争记忆与"蛾眉怨锦屏"的闺怨意象,实为对这段历史的双重映照。
燕山山脉的云雾在此诗中形成特殊隐喻——"云自合"既写阴山山脉的实景(《元和郡县志》载阴山"云雾常蓊郁"),又暗指藩镇割据的阴霾未散。考《资治通鉴》载大历年间"代北仍苦回纥抄掠",可知"胡塞草应青"实为反讽之笔,战火灼烧过的草原,青草之下犹埋着征人白骨。
末句"羌笛怨杨柳"的化用尤见匠心。当凉州陷蕃、安西隔绝的噩耗频传(见《旧唐书·吐蕃传》),诗人截取乐府横吹曲的残韵,让塞外羌笛与闺中锦屏在时空错位中同振——这正是元结《箧中集》所倡"变风骚之体"的实践,以绮丽之辞包裹苍凉之骨,成就了这首杂曲歌辞独特的"哀而不伤"的美学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