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湘水泛着粼粼波光,仿佛还倒映着娥皇女英的泪眼。这首《湘夫人》的琴曲歌辞,浸透了楚地千年不散的哀愁,将舜帝南巡殁于苍梧、二妃泪染湘竹的古老传说,化作五弦上颤动的清商。
据《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其时湘夫人作为舜妃,闻讯溯湘江而上,泪洒斑竹,终沉于湘水。李颀此作以"万乘既已殁"暗合《山海经》"帝之二女居洞庭之山"的记载,那"犹有泪痕斑"的楚山竹影,恰是《述异记》中"斑竹枝,点点是泪痕"的诗意再现。
"风波江上秋"的萧瑟里,藏着《楚辞·九歌》的遗韵。王逸注《湘君》篇云:"言尧二女娥皇女英随舜不反,没于湘水之渚。"诗人以"彩云忽无处"化用《离骚》"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的缥缈意象,让碧水空流的历史怅惘与涔阳新愁交织——这恰是《水经注》"洞庭之渊,潇湘之浦"特有的苍茫气象。
斑竹犹存而帝子不返,琴弦上的每一个泛音都在叩问:那载着湘夫人魂魄的孤舟,是否仍在九嶷山下的烟波里徘徊?正如《列女传》所载:"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这穿越时空的哀恸,终在唐人指间凝成七弦上永恒的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