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雍和

2025年07月05日

酌郁既灌,芗萧方爇.笾豆静器,簠簋芬飶。
鱼腊荐美,牲牷表洁。是戢是将,载迎载列。

善玉

译文

酌郁既灌
斟满芬芳的美酒,虔诚地献祭
芗萧方爇
点燃馨香的蒿草,烟气缭绕
笾豆静器
笾和豆等祭器静静地摆放
簠簋芬飶
簠与簋中盛满芳香的食物
鱼腊荐美
鱼和腊肉献上美味
牲牷表洁
纯色的祭牲彰显洁净
是戢是将
恭敬地收藏,庄重地献上
载迎载列
迎接神灵,排列祭品

词语注释

郁(yù):芳香的美酒
芗(xiāng):馨香
萧(xiāo):蒿草
爇(ruò):点燃
笾(biān):古代竹制祭器
豆(dòu):古代木制祭器
簠(fǔ):古代盛食物的方形器皿
簋(guǐ):古代盛食物的圆形器皿
飶(bì):食物的香气
腊(xī):干肉
牷(quán):纯色的祭牲
戢(jí):收藏

创作背景

在盛唐的礼乐光华里,《仪坤庙乐章·雍和》如一缕萦绕于朱甍碧瓦间的雅乐清音,其创作深植于唐代恢弘的郊庙祭祀文化。仪坤庙作为祭祀女性先祖的庄严场所,乐章承载着"以乐达敬"的礼制精髓,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此篇当属玄宗朝修订"大唐雅乐"时所作,用于冬至祭天大典中的配享环节。

"酌郁既灌,芗萧方爇"开篇即铺陈周礼遗韵,《周礼·春官》有"郁人掌祼器"之制,以香酒灌地迎神。唐人融古创新,将青铜时代的肃穆转化为大唐气象的雍容。笾豆簠簋的静默陈列,暗合《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的礼器哲学,而"芬飶"二字尤见匠心,仿佛能窥见袅袅馨香中,太常寺乐工正以磬箫协奏。

中唐杜佑《通典》详录"鱼腊牲牷"皆为昊天上帝祭品之制,诗中"荐美""表洁"既是对《诗经·小雅·信南山》"祭以清酒,从以骍牡"的遥相呼应,更折射出唐人"致洁诚于馨香"的宗教美学。末句"载迎载列"的复沓句式,恰似太庙中执羽龠的舞者进退周旋,令人想见《开元礼》中"文舞九成,升降于悬间"的盛大场景。

此篇以十二句浓缩三礼精要,字字如雕琢的祭玉。在玄宗改制雅乐的背景下,它既是《大唐开元礼》制度化的艺术注脚,亦为盛唐"熔铸古今"文化自信的缩影,那些静默的礼器与升腾的香气间,回荡着一个王朝对天地秩序的诗意诠释。

赏析

暮色中的祭祀之礼,被这首《雍和》描绘得庄重而神秘。开篇"酌郁既灌,芗萧方爇"八字,以嗅觉意象构建起神圣空间。据《礼记·郊特牲》注疏,"郁"指郁金香酒,"芗萧"乃祭祀专用香草,诗人用酒浆倾洒与香草燃烧的动态画面,瞬间唤醒读者通感——仿佛能看见青铜爵中琥珀色酒液划出的弧线,能闻到青烟中升腾的草木清香。

"笾豆静器,簠簋芬飶"二句转入视觉与味觉的交织。考古学家孙机在《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中指出,这些礼器形制庄严,盛放着"糗饵粉粢"等祭品。诗人用"静"字赋予器物灵性,而"芬飶"(《诗经·小雅》毛传释为"馨香之远闻")则让祭品的芬芳穿透时空。这种以物传情的笔法,恰如王国维所言"一切景语皆情语",祭祀者的虔诚已不言而喻。

"鱼腊荐美,牲牷表洁"将仪式推向高潮。《周礼·天官》郑玄注强调祭祀用牲需"纯色完全",诗人用"表洁"二字既写牺牲毛色纯净,又暗喻心志皎洁。清代学者王先谦在《诗三家义集疏》中特别称道此类诗句"质而不俚,典而不奥",看似平铺直叙,实则每个意象都经过礼学淬炼。

末句"是戢是将,载迎载列"以连绵动词收束全篇。《仪礼·特性馈食礼》记载的"揖让进退"之仪,在此化作富有韵律的文字舞蹈。"载...载..."的句式令人想起《诗经》"载笑载言"的古老节奏,钱钟书在《管锥编》中评此类复沓"如钟磬余响,回荡于庙堂之上"。诗人通过动作的层递,让读者目睹祭品从收纳到呈献的完整仪轨,在动静相生中完成对"雍和"主题的诠释。

整首诗如一幅工笔重彩的礼乐画卷,每个意象都是周礼的活化石。闻一多在《神话与诗》中盛赞此类庙堂诗"将凝固的仪式转化为流动的韵律",确实,当我们循着文字的阶梯走入这场千年之前的祭祀,看到的不仅是礼器的寒光,更触摸到先民对天地神明那份"祭如在"的庄敬情感。

点评

《郊庙歌辞·仪坤庙乐章·雍和》以精炼典雅的辞章构筑宗庙祭祀的庄重图景,其艺术特色历来为名家所重: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酌郁既灌,芗萧方爇』八字,已尽禋祀之诚。香酒与蒿萧并燃,非仅状物,实通神明之息也。后联『笾豆』『簠簋』之静,正衬『芬飶』之动,肃穆中见灵飨。"

近代学者龙榆生《唐宋乐府研究》论
"此章深得《诗经·小雅》遗韵,『鱼腊荐美,牲牷表洁』二句,质而不俚。『载迎载列』更化用《大雅》句法,使仪式动态宛在目前。"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中国文学概说》赞
"唐代郊庙乐章多板滞,唯此篇以『是戢是将』之倒装句式破局,『戢』字尤妙——既言祭器收列之整,又暗喻神人秩序之和。"

全篇四十言而祭仪粲备,香雾、礼器、牲醴在动静相生间,完成对"雍和"题眼的诠释——此非止乐章之名,实乃礼乐交融之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