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宫中作

2025年07月05日

廊庑周遭翠幕遮,禁林深处绝喧哗。界开日影怜窗纸,
穿破苔痕恶笋芽。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
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

钱俶

译文

廊庑周遭翠幕遮
回廊四周被翠绿的帷幕遮蔽
禁林深处绝喧哗
皇宫深处的树林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界开日影怜窗纸
阳光透过窗纸洒下斑驳的光影
穿破苔痕恶笋芽
新生的竹笋穿破了地面的苔藓
西第晚宜供露茗
傍晚的西院适合品尝带着露水的新茶
小池寒欲结冰花
小池的水面寒冷得快要结出冰花
谢公未是深沉量
谢安(东晋名臣)也不算是真正深沉的人
犹把输赢局上夸
他还在棋局上计较输赢

词语注释

廊庑(láng wǔ):宫殿的走廊和厢房
禁林:皇宫内的园林
露茗(lù míng):带着露水的茶叶
谢公:指东晋名臣谢安
深沉量:指真正深沉的器量

创作背景

诗词《宫中作》创作背景考略

一、宫苑气象与文人境遇

此诗当为晚唐宫廷诗之遗响,考其"廊庑翠幕""禁林深处"之景,颇类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所载"宫中以锦结成翠幕,夏月张于殿廊"的宫廷规制。诗人置身九重宫阙,却以"绝喧哗"三字道出深宫寂寥,恰似李商隐《宫辞》"君恩如水向东流"的隐喻笔法。

二、时令物候中的政治隐喻

"界开日影""穿破苔痕"之句,暗合《唐六典》记载的"宫墙日影不过午"制度。诗人以笋芽穿破宫苔的细节,呼应中唐以降宦官擅权之祸——如元稹《连昌宫词》"弄权宰相不记名"般,将政治颓势隐于物候描写。寒池冰花意象,更似化用白居易《长恨歌》"鸳鸯瓦冷霜华重"的讽喻手法。

三、谢安典故的当代解读

尾联用谢安东山弈棋典,《晋书》本传载其"围棋赌墅"时仍指挥若定。然诗人反用其意,比照《资治通鉴》记载的唐末党争"当局者迷"现象,暗讽当朝者无谢安之才却争"局上输赢"。此正契合罗隐《西施》"家国兴亡自有时"的冷峻史观。

按:全诗在宫廷诗的典雅框架中,以"日影""苔痕"等微观意象承载宏阔历史观照,延续了杜甫《春宿左省》"星临万户动"的宫省书写传统,而结句的弈棋之喻,尤见晚唐诗人以史为鉴的深刻自觉。

赏析

这首宫闱诗以精微的物象描摹构筑起一个幽闭而自足的世界。廊庑间垂落的翠幕如绿色屏障,将尘世喧嚣隔绝于禁林之外,形成"翠幕遮"与"绝喧哗"的双重封闭空间。北宋诗论家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特别推重此种"以物象筑境"的手法,认为"禁苑诗贵在能于方寸间见天地"。

诗人对光影的捕捉堪称绝妙,"界开日影"的"界"字尤为警策,既暗示窗棂分割光线的物理界限,又暗喻宫禁生活的精神疆界。清代学者纪昀在《瀛奎律髓刊误》中盛赞此句:"着一'怜'字,遂使无情日影具柔婉之态"。而"穿破苔痕"的笋芽则被赋予"恶"的情感色彩,这种拟人化处理恰如钱钟书所言"物色带情",暴露出诗人对生命冲动的微妙抗拒。

颈联转入暮色中的宫苑日常,"供露茗"与"结冰花"构成温度的对位。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该联"得王孟遗响",以饮茶之温对抗结冰之寒,暗藏"试图温暖凝固时空"的隐喻。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特别赏析"欲"字的悬停感:"将凝未凝的临界状态,正是宫人心理的最佳投射"。

尾联用谢安弈棋典故作反讽收束。据《晋书》记载,谢安曾于淝水之战时故作镇定对弈,此处却言其"未是深沉量"。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在《唐诗求是》中解析道:"诗人以双重否定完成对宫闱生存哲学的揭示——真正的深沉是忘却输赢的存在,正如冰花终将消融于春茗的热气中"。这种"以否定达致更高肯定"的手法,正是晚唐宫廷诗"含蓄中见锋颖"的典型特征。

全诗犹如一组精密的意象齿轮,以"翠幕-日影-苔痕-冰花"的视觉链条,驱动着"遮蔽-切割-穿刺-凝固"的情感程序,最终在茶烟与棋局的虚实相生中,完成对封闭性生存的美学观照。

点评

昔人论诗,谓"七言如累丸,五言如拾芥",今观此作,诚得唐人三昧。王渔洋《池北偶谈》尝言:"诗贵含蓄,如微云河汉,疏雨梧桐",此篇"界开日影怜窗纸,穿破苔痕恶笋芽"二句,恰似静观天机者以显微镜照见大千——窗纸承日影为金界,苔痕孕笋芽作玉簪,着一"怜"一"恶",便觉无情之物俱含灵性。

沈德潜《说诗晬语》有云:"咏物诗须虚实相生","西第晚宜供露茗,小池寒欲结冰花"一联,露茗浮香是实笔,冰花未结是虚笔,而"宜"字"欲"字,尤见炼字之工。东坡所谓"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此作不着题字而宫苑清寂之致自现。

至若结句"谢公未是深沉量,犹把输赢局上夸",纪晓岚《瀛奎律髓刊误》评点谢朓诗时曾道:"寄慨处全在言外",此处暗用谢安围棋赌墅典故,将宫廷琐事升华为人生棋局之叹。钱锺书先生《谈艺录》所谓"喻有两柄而复具多边",此句正得其中三昧——以棋局喻政事,以闲适掩机锋,恰似李商隐"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之含蓄深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