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4年-公元805年
陆贽(754—805),字敬舆,苏州嘉兴(今属浙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大历八年进士,德宗时为翰林学士,参与机密,深得信任。泾原兵变后随德宗至奉天,起草诏书,力主平叛。贞元八年拜相,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提出均节赋税、强兵息民等改革主张,直言敢谏,指陈时弊。因与裴延龄等奸臣对立,遭诬陷罢相,贬为忠州别驾。在忠州期间闭门著书,研究医学,著有《陆宣公翰苑集》《陆氏集验方》等。顺宗即位后追赠兵部尚书,谥号“宣”,世称“陆宣公”。
南宫闻古乐,拂曙听初惊。烟霭遥迷处,丝桐暗辨名。 节随新律改,声带绪风轻。合雅将移俗,同和自感情。 远音兼晓漏,馀响过春...
阴阴清禁里,苍翠满春松。雨露恩偏近,阳和色更浓。 高枝分晓日,虚吹杂宵钟。香助炉烟远,形疑盖影重。 愿符千载寿,不羡五株...
阴阴御园里,瑶草日光长。靃靡含烟雾,依稀带夕阳。 雨馀荑更密,风暖蕙初香。拥杖缘驰道,乘舆入建章。 湿烟摇不散,细影乱无...
绕阶流dA々,来砌树阴阴。(任江淮尉题厅,《语林》)
请尝试调整搜索条件或浏览其他分类
正在加载更多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