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道上,秋风卷起历史的尘沙,将盛唐的繁华剥蚀成斑驳的底色。这首《横吹曲辞·长安道》以刀刻般的笔触,剖开了开元天宝年间绮丽帷幕下的暗疮——当玄宗与杨妃在骊山宫阙沉醉于霓裳羽衣时,帝国的血脉正被权贵豪强的兼并之刃悄然割裂。
据《通典·食货志》载,天宝年间"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致使"百姓流离,转死沟壑"。诗中"人无衣,马无草"的惨象,恰与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形成残酷互文。横吹曲辞本为军乐遗响,此刻却化作刺破盛世的唢呐,将府兵制崩坏后"长征人尽没"(《旧唐书·兵志》)的悲鸣,吹进长安十二街的暮鼓晨钟。
末句"何不归来山中老"藏着陶潜式的转身,却比《归去来兮辞》多几分血色。韦应物《长安道》曾绘"宝马横来下建章"的贵游气象,而此作以枯笔写尽"秋槐叶落空宫里"(王维句)的预兆。当西域传来的横笛曲调与中原饥民的呻吟共振,便谱成了安史之乱前夜最凄怆的间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