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未央宫,烛影摇红处,汉武帝刘彻独对空帷。建元三年(前138年)的某个寒夜,方士少翁手持芙蓉帐,在《李夫人歌》的弦音中重现了那个永远停留在二十四岁的容颜——这或许是文学史上最凄美的招魂仪式。
史载李夫人病笃时"以被覆面,不愿见帝",这份决绝化作歌辞中"颦黛含犀竟不言"的永恒姿态。班固《汉书·外戚传》记载的"一顾倾人城"的绝世佳人,在鲍溶笔下凝成"丽如三五月,可望难亲近"的月光意象。汉武帝"爱之欲其生又死"的痴妄,恰似《拾遗记》中记载的"招魂香"青烟,缭绕着方士们永远无法实现的承诺。
当"宫漏丁丁夜向晨"穿透建章宫的寂静,我们听见的不仅是铜壶滴漏,更是一个帝王用《落叶哀蝉曲》也唤不回的遗憾。那缕"烟销雾散"的愁绪,最终化作《李夫人歌》里比《长门赋》更刻骨的相思——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孝武本纪》中暗喻的,这场阴阳对话的本质,不过是生者与记忆的永恒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