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轻薄行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唐末五代之际,社会动荡如江涛翻涌,藩镇割据的烽烟中,贵族子弟的骄奢之风却愈演愈烈。这首《轻薄行》正是诞生于晚唐咸通年间(860-874),彼时科举制度崩坏,世家大族子弟多以门荫入仕,终日纵马章台、醉眠金谷。诗人以冷眼观此末世狂欢,笔锋蘸满讽刺。
社会镜像
诗中"五陵春暖芳草齐"暗指汉代五陵原上的豪族聚居地,实为借古讽今。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咸通十二年(871)朝廷曾下诏禁断"僭侈服玩",然贵族少年仍"以轻装薄马相夸",玉鞭金镫的骅骝马队横行街市,恰如诗中"横眉吐气如虹霓"的传神写照。
思想碰撞
"伯阳道德何涕唾"句直指老庄学说被肆意践踏的现状。唐末道教虽为国教,但统治者求丹问道与贵族纵欲享乐形成荒诞对照。而"仲尼礼乐徒卑栖"更揭露礼崩乐坏之象——据《唐会要》记载,晚唐太学倾颓,儒生"散如秋蓬",与遍地笙歌的宴饮场景形成尖锐对立。
艺术匠心
诗人采用乐府旧题新创,七言句式如急弦繁管。"日沉月上且斗鸡"化用玄宗朝斗鸡童贾昌的典故(见陈鸿《东城老父传》),暗喻盛世余晖下的醉生梦死。末联以道德、礼乐的被唾弃作结,犹如一记沉重的钟声,在薄暮中荡开无尽的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