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相和歌辞《善哉行》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
此诗当为唐代诗僧皎然所作,载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一》,属六朝清商曲辞遗响。中唐时期,佛道思想交融,文人多借乐府旧题抒方外之思。皎然驻锡湖州妙喜寺,与颜真卿、韦应物等交游,其诗兼得禅理与盛唐气象。
创作契机
诗中"大鹏刷翮"意象直承李白《大鹏赋》,然更见禅机。安史之乱后,士人普遍存在幻灭感,《旧唐书》载"时艰岁歉,人多遁心"。皎然目睹藩镇割据中"鱼龙细物"的纷争,故以乐府劝世之体,作此超拔之咏。
精神内核
- 道教意象:列仙事、身轻等语,暗合吴越地区盛行的上清派修仙思想
- 佛理渗透:"眼浊心昏"化用《楞严经》"心迷则色变"之旨
- 时代隐喻:"秋涛渺弥"或指永王璘兵败后长江流域的动荡时局
艺术特质
全诗以九霄鹏鸟视角俯察尘寰,空间张力惊人。末联"愿除嗜欲"突然转调,将鲍照《代升天行》的游仙主题,转为禅道双修的实践哲学,体现中唐宗教诗歌的转型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