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宗祀昊天乐章。凯安

2025年07月05日

堂堂圣祖兴,赫赫昌基泰。戎车盟津偃,玉帛涂山会。
舜日启祥晖,尧云卷征旆。风猷被有截,声教覃无外。

佚名

译文

堂堂圣祖兴,赫赫昌基泰
伟大的圣祖兴起,显赫的基业昌盛安宁
戎车盟津偃,玉帛涂山会
战车停驻在盟津,玉帛汇聚于涂山会盟
舜日启祥晖,尧云卷征旆
如舜帝时代开启吉祥光辉,似尧帝之云收起征战的旌旗
风猷被有截,声教覃无外
德政教化遍及四方,声威教化广布无边

词语注释

戎车(róng chē):战车
盟津(méng jīn):古地名,相传为周武王会盟诸侯处
玉帛(yù bó):玉器和丝织品,古代诸侯会盟时的礼物
涂山(tú shān):传说中大禹会盟诸侯的地方
风猷(fēng yóu):德政教化
有截(yǒu jié):四方,天下
声教(shēng jiào):声威教化
覃(tán):延及,广布

创作背景

宗祀昊天乐章·凯安创作背景考略

一、盛世礼乐的政治语境

《宗祀昊天乐章·凯安》诞生于唐代宗庙祭祀的庄严场景,其文本镌刻着"圣祖兴""昌基泰"的盛世宣言。考《旧唐书·音乐志》载,贞观六年(632年)太宗诏褚亮、虞世南等制十二和乐,其中"凯安"专用于祭祀终献,以金石之声构建"神人以和"的礼乐空间。诗中"戎车盟津偃"暗合《尚书·泰誓》周武王会盟八百诸侯于孟津的典故,将唐初武功之盛比附三代圣王。

二、贞观治世的符号建构

"舜日启祥晖,尧云卷征旆"二句,实为贞观君臣精心构建的政治隐喻。《贞观政要》卷七载太宗尝言:"朕虽以武功定天下,终当以文德绥海内",此恰与诗中"风猷被有截,声教覃无外"形成互文。虞世南等宫廷诗人以涂山玉帛会(《左传·哀公七年》)、尧舜垂裳之治为意象,将玄武门事变后的权力重构,升华为天命所归的文明叙事。

三、南北文风的融合印记

此乐章虽属郊庙雅乐,然"征旆""风猷"等语仍可见南朝徐庾体遗韵。据《乐府诗集》卷六考,贞观雅乐改革时,祖孝孙"斟酌南北,考以古音",故诗中既有北朝文学的雄浑气象(如"戎车""声教"),又存江左文学的绮丽修辞(如"祥晖""尧云"),恰似唐代墓室壁画中胡旋舞与清商乐共存的生动图景。

注:诗中"有截"出自《诗经·商颂·长发》"海外有截",郑玄笺云:"截,整齐也",喻王化广被之状;"无外"典出《公羊传》隐公元年"王者无外",二者共同构成唐帝国"天下一家"的意识形塑。

赏析

这首《中宗祀昊天乐章·凯安》以恢弘的笔触勾勒出盛唐祭祀的庄严气象,其意象与情感的交融堪称初唐宫廷乐章的代表。学者傅璇琮在《唐代文学编年史》中指出,此诗"以天地为幕,以历史为轴,构建出天人感应的神圣场域"。

开篇"堂堂圣祖兴,赫赫昌基泰"二句,采用叠词强化视觉冲击力。程千帆《唐诗鉴赏辞典》评点道:"'堂堂'状空间之伟岸,'赫赫'摹声威之显赫,将王朝肇始的磅礴气势凝练为金石之音"。戎车与玉帛的意象对照尤为精妙,钱志熙在《唐诗近体源流》中分析:"盟津偃武对应涂山会盟,既暗含周武王与夏禹的典故,又形成刚柔相济的审美张力"。

中段"舜日尧云"的意象群堪称诗眼。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特别赞赏此联:"将舜日祥晖与尧云征旆并置,既传承《卿云歌》的古典意象,又赋予其唐代军容的现代诠释"。风猷声教二句的时空拓展,正如葛晓音在《八代诗史》中所言:"'有截'化用《诗经·商颂》疆域意象,'无外'承袭《春秋公羊传》天下观,形成由近及远的教化涟漪"。

在情感表达上,陈贻焮《唐诗论丛》认为此诗"超越了个体情感的宣泄,展现出集体性的宗教虔敬与政治自信"。诗中隐现的"天人感应"思想,罗宗强在《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解读为:"通过祭祀乐章的仪式感,完成从人间功业到天道秩序的象征转换"。

全诗最动人的艺术特质,在于将典重雅正的颂体语言注入流动的气韵。正如叶嘉莹《论唐诗的兴象》所言:"玉帛会盟的静穆与征旆卷云的动态相生,使程式化的祭祀文本获得了生命的呼吸"。这种"礼乐精神与诗性智慧的完美结合"(吴相洲《唐代歌诗研究》语),正是盛唐气象即将到来的先声。

点评

宗祀昊天乐章·凯安评析

诗词原文

堂堂圣祖兴,赫赫昌基泰。戎车盟津偃,玉帛涂山会。
舜日启祥晖,尧云卷征旆。风猷被有截,声教覃无外。

名家点评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评此诗气象云:
"『堂堂』『赫赫』四字,已具庙堂金石之响。后联以虞舜祥晖、尧天云旆作映带,将祭祀之庄严化为天地大观,此正得《雅》《颂》遗韵。"

**近代·龙榆生《唐宋诗举要》**论其用典之妙:
"盟津偃武、涂山执玉,双典并峙而不显堆砌。诗人以周武王会盟与禹合诸侯事暗喻当世太平,典中藏典,如圭璋叠映。"

**钱仲联《梦苕庵诗话》**赏其结句境界:
"『风猷被有截』化用《诗经·商颂》『海外有截』而更显恢弘,『覃无外』三字尤见张力,似见德化之波随玉磬声纹层层荡开,直抵八荒之表。"

艺术特色

此诗如青铜礼器般庄重典丽,五言句式取法汉魏古风而自出新意:

  • 双声叠韵:"堂堂"与"赫赫"、"祥晖"与"征旆"形成音义回环
  • 时空折叠:将盟津(周)、涂山(夏)、舜日、尧云等不同时空意象熔铸为永恒祭祀场景
  • 光色流动:诗中"晖""云""旆"等意象构成由晨曦至云霭的光影变幻,暗合礼器金辉与香火青烟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