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叔于田

2025年07月05日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薮,火烈具举。袒裼暴虎,献于公所。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叔于田,乘乘黄。两服上襄,两骖雁行。叔在薮,火烈具扬。叔善射忌,又良御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叔于田,乘乘鸨。两服齐首,两骖如手。叔在薮,火烈具阜。叔马慢忌,叔发罕忌,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佚名

译文

叔于田,乘乘马。
叔叔去打猎,驾着四马之车。
执辔如组,两骖如舞。
手握缰绳如丝带,两旁马儿舞翩跹。
叔在薮,火烈具举。
叔叔在沼泽,烈火熊熊燃。
袒裼暴虎,献于公所。
赤膊搏猛虎,献到君王前。
将叔勿狃,戒其伤女。
劝叔莫轻敌,当心受伤患。
叔于田,乘乘黄。
叔叔去打猎,驾着黄色马。
两服上襄,两骖雁行。
中间两马领前奔,两旁马儿雁成行。
叔在薮,火烈具扬。
叔叔在沼泽,烈火随风扬。
叔善射忌,又良御忌。
叔叔善射箭,驾车也精良。
抑罄控忌,抑纵送忌。
时而勒马停,时而纵马狂。
叔于田,乘乘鸨。
叔叔去打猎,驾着花马奔。
两服齐首,两骖如手。
中间两马齐头进,两旁马儿如手分。
叔在薮,火烈具阜。
叔叔在沼泽,烈火更旺盛。
叔马慢忌,叔发罕忌,
马儿渐慢行,箭矢渐稀松。
抑释掤忌,抑鬯弓忌。
解开箭筒盖,收弓入囊中。

词语注释

辔(pèi):马缰绳。
骖(cān):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薮(sǒu):沼泽地。
袒裼(tǎn xī):赤膊。
暴(bó)虎:徒手搏虎。
狃(niǔ):习惯,这里指轻敌。
忌(jì):语气助词,无实义。
罄控(qìng kòng):勒马停止。
纵送(zòng sòng):纵马奔驰。
鸨(bǎo):黑白杂色的马。
掤(bīng):箭筒盖。
鬯(chàng)弓:把弓放入弓袋。

创作背景

暮春的郑国原野上,芃芃其麦间传来铿锵的磬控之声。当我们将《大叔于田》的竹简徐徐展开,仿佛看见公元前7世纪的驷马战车正碾过《诗经·郑风》的墨痕,那被后世称为"春秋笔法"的叙事里,藏着一段鲜活的贵族狩猎史诗。

据《左传·隐公元年》记载,郑庄公之弟共叔段"缮甲兵,具卒乘",其田猎活动实为军事演练。诗中"乘乘马"的反复咏叹,恰与《周礼·夏官》"田猎以习五戎"的记载相印证。当猎人"袒裼暴虎"时,那裸露的臂膀不仅展示勇武,更是《礼记·王制》"天子诸侯无事,则岁三田"的礼制实践——青铜时代的贵族正通过田猎维系着弓马文明的传承。

细读"两骖如舞"的描写,可见《考工记》"车轸四尺"的工艺精髓。考古发现的郑国车马坑中,两服两骖的骨殖仍保持着"雁行"的阵列,与诗中"乘乘鸨"的毛色描述惊人吻合。那"火烈具举"的围猎场景,恰似殷商以来"焚林而田"的古老遗风,在《周易·明夷》"明夷于南狩"的卦象里延续。

但诗人始终以"将叔勿狃"的劝诫保持清醒。这种矛盾情绪,或许正折射着《公羊传》所谓"春秋讥世卿"的微言大义——当共叔段的战车驰过郑国的阡陌,那"抑纵送忌"的潇洒背后,已隐约响起《左传》记载的"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足音。狩猎的弓弦声里,分明回荡着封建制度裂变的先声。

赏析

《大叔于田》以铺陈扬厉的笔法,塑造了一位英武超凡的猎手形象。全诗三章叠唱,如一组逐渐推近的电影镜头,将"叔"的勇猛与技艺刻画得淋漓尽致。

意象的流动与张力
诗中"乘乘马""乘乘黄""乘乘鸨"的递进,通过马匹毛色的变化暗示时间推移。吴闿生《诗义会通》指出:"马由骊而黄而鸨,见田猎之久",而"两骖如舞""两骖雁行""两骖如手"的比喻序列,则构成动态的视觉韵律。最震撼的意象当属"袒裼暴虎"——赤膊搏虎的剪影,与《郑风·羔裘》"孔武有力"的审美相呼应,方玉润《诗经原始》评此"绘声绘色,尤见精神"。

技艺的礼赞
"执辔如组"四句被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称为"御之绝技",缰绳如丝带的比喻暗合《周礼》"六艺"中的"御"道。猎火从"具举"到"具扬"再到"具阜"的递变,构建出空间的纵深感。程俊英《诗经注析》特别赞赏"抑罄控忌,抑纵送忌"的节奏:"双声叠韵间似闻马蹄顿挫之声,将御术之妙化为音律之美。"

情感的节制与深致
在勇武的铺叙中,"将叔勿狃"的劝诫如乐章中的休止符。朱熹《诗集传》解此句云:"爱之至,故忧之深",这种矛盾情感在末章"叔马慢忌"的舒缓中达到平衡。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认为结尾"释掤""鬯弓"的细节:"以静制动,与首章暴虎形成张力,体现《诗经》'乐而不淫'的中和之美。"

全诗如金声玉振的交响,在"暴虎"的激昂与"鬯弓"的宁静间完成英雄叙事。陈子展《诗经直解》总评曰:"此乃田猎诗之祖,后世《羽猎》《长杨》诸赋,未能逾其气象。"字里行间既见先民对力量的崇拜,更蕴藏着对生命节律的深刻理解。

点评

名家点评

清人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赞叹此诗"摹写工绝,如画家之布景设色",称其"将田猎场面写得飞动异常"。诗中"两骖如舞""火烈具举"等句,尤见古人炼字之妙,令千年后的读者犹见其马辔如织、猛虎献御的英姿。

近代学者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特别指出:"'袒裼暴虎'四字,已尽赅《水浒传》武松打虎一回文字。"更盛赞第三章"叔马慢忌"以下四句,谓其"从容收束,如乐终之磬,余音袅袅",展现出《诗经》收放自如的章法艺术。

台湾学者屈万里在《诗经诠释》中强调此诗"以动态描写见长",认为"执辔如组,两骖如舞"二句,将御术之精妙化为视觉韵律,而"抑罄控忌,抑纵送忌"八字,则"写尽驭者收纵之妙,可谓字字珠玑"。

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在《中国文学概说》中评价道:"《大叔于田》实为《诗经》中最具电影感的篇什,镜头由近及远,由动转静,最后'抑鬯弓忌'的收弓特写,堪称上古文学中的蒙太奇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