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雅·正月

2025年07月05日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民之讹言,宁莫之惩。召彼故老,讯之占梦。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佚名

译文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正月里霜雪纷纷,我的心中充满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
百姓的流言蜚语,也愈演愈烈。
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想到我孤独一人,忧愁萦绕心头。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可怜我小心翼翼,忧思成疾。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
父母生养了我,为何让我受苦?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
苦难不在我前,也不在我后。
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好话出自人口,坏话也出自人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愁日益加深,因此招来欺侮。
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忧愁孤独无依,想到我无福无禄。
民之无辜,并其臣仆。
百姓无辜受害,连同臣仆遭殃。
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可怜我们这些人,到哪里寻求福禄?
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看那乌鸦停歇,落在谁的屋顶?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
看那森林之中,只有柴草堆积。
民今方殆,视天梦梦。
百姓如今危难,看天却昏昏沉沉。
既克有定,靡人弗胜。
天命若已注定,无人能够抗拒。
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伟大的上帝,究竟憎恨谁?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说山多么低矮,实为高冈丘陵。
民之讹言,宁莫之惩。
百姓的流言,为何无人制止?
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召来那些老者,询问占梦之兆。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都说自己圣明,谁知乌鸦的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说天多么高远,却不敢不弯腰。
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说地多么厚重,却不敢不轻步。
维号斯言,有伦有脊。
呼喊这些话语,有理有据。
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可怜如今的人,为何像蛇蜥般畏缩?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
看那山坡上的田,有茂盛的禾苗。
天之杌我,如不我克。
上天折磨我,似乎不让我存活。
彼求我则,如不我得。
他需要我时,却好像得不到我。
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对我冷漠无情,也不重用我。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
心中的忧愁,像打了结一样。
今兹之正,胡然厉矣?
如今的政事,为何如此暴虐?
燎之方扬,宁或灭之?
烈火正熊熊,谁能扑灭它?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显赫的周朝,褒姒毁了它!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
长久地忧伤,又困于阴雨。
其车既载,乃弃尔辅。
车子已经装载,却丢弃你的辅木。
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货物将要坠落,呼唤兄长来帮助!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
不要丢弃辅木,加固你的车轮。
屡顾尔仆,不输尔载。
时常照顾你的仆人,不让你货物坠落。
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最终度过险境,竟不曾想到。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
鱼儿在池塘里,也不得快乐。
潜虽伏矣,亦孔之炤。
虽然潜藏水底,也依然明显。
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心中忧愁惨淡,想到国家的暴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
他们有美酒,又有佳肴。
洽比其邻,婚姻孔云。
与邻居融洽,婚姻美满。
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想到我孤独一人,忧愁深重。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
卑劣的人有房屋,庸碌的人有粮食。
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
百姓如今无福,上天降下灾祸。
哿矣富人,哀此惸独。
富人尚且快乐,可怜这些孤独的人。

词语注释

讹言(é yán):流言蜚语。
京京:形容忧愁深重。
癙忧(shǔ yōu):因忧愁而生病。
瘉(yù):病痛,受苦。
莠言(yǒu yán):坏话。
惸惸(qióng 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爰(yuán):于是,在哪里。
侯薪侯蒸:只有柴草堆积。
梦梦(méng méng):昏暗不明的样子。
杌(wù):折磨。
仇仇(qiú qiú):冷漠的样子。
炤(zhāo):明显。
佌佌(cǐ cǐ):卑劣的样子。
蔌蔌(sù sù):庸碌的样子。
椓(zhuó):打击,灾祸。
哿(gě):快乐。

创作背景

《小雅·正月》诞生于西周王朝倾颓的至暗时刻,史家考证当为周幽王末年(约前771年)镐京将陷时的血泪悲歌。彼时三川震竭,岐山崩摧,而幽王犹宠褒姒、戏诸侯,诗人以霜雪为喻,刺破了一个时代的荒诞与疼痛。

开篇"正月繁霜"四字即构成惊心动魄的时空错位——周历正月(夏历四月)本应草木萌蘖,却见严霜肆虐,恰似《竹书纪年》所载"幽王六年冬,大雹,牛马死"的灾异之象。诗人将自然异象与"民之讹言"并置,暗合《史记》中"幽王以虢石父为卿,国人皆怨"的记载,那些沸反盈天的流言,实则是大厦将倾前的裂缝回声。

"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直斥,与《国语·郑语》"褒人褒姁有狱,而以为入于王"的史实相印证。诗人以"阪田孤禾"自况,隐喻贤者如自己遭朝廷"执我仇仇"的冷遇,这与《诗经》毛序所言"大夫刺幽王"的创作动机深度吻合。当诗中反复出现"忧心""惸独"等词时,我们仿佛看见《吕氏春秋》描绘的末世图景:骊山烽火照彻夜空时,那些被遗弃的士大夫在竹简上刻下最后的谏言。

最悲怆的莫过于"瞻乌爰止"之问,乌鸦将栖于何屋?此问与《史记·周本纪》"伯阳甫叹曰:周将亡矣"形成跨时空的和鸣。诗人以"鱼在沼"喻百姓,即使潜伏深渊仍被"炤(昭)见",暗指《逸周书》所述"民之疾苦,上闻于天"的绝望。结尾"哿矣富人,哀此惸独"的对比,恰是青铜器铭文与竹简文献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当权贵们"洽比其邻"宴饮时,饥馑中的庶民正咀嚼着《诗经》中最苦涩的诗行。

赏析

《小雅·正月》是《诗经》中一首充满忧患意识的政治抒情诗,以"繁霜"起兴,奠定了全篇沉郁悲凉的基调。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周室将倾、民不聊生的末世图景,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评其"忧时念乱,哀民悼己",可谓切中肯綮。

意象的张力与隐喻
诗中密集运用自然意象与社会意象的交织:"正月繁霜"反常的天象隐喻政治气候的肃杀;"瞻乌爰止"的乌鸦意象,朱熹《诗集传》解为"乌性贪而畏人,止于谁屋,将攫其肉",暗示权贵对百姓的掠夺;"阪田之特"的孤苗象征正直之士在乱世中的艰难生存。这些意象形成强烈的象征系统,正如陈子展《诗经直解》所言:"比兴迭用,忧愤之情如层波叠浪"。

情感的层次递进
情感脉络呈现出由个人到国家的升华:

  1. 孤独之痛:"念我独兮"的重复咏叹,展现诗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绝,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指出此句"盖伤己之独忧其危";
  2. 忧国之思:"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直斥,将个人情感升华为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称此句"痛宗周之亡,疾褒姒之甚";
  3. 悲悯之情:末章"哿矣富人,哀此惸独"的对比,体现儒家仁爱思想,方玉润赞其"恻然仁者之言"。

艺术手法的精妙

  • 对比修辞:如"佌佌彼有屋"与"哀此惸独"的贫富对照,强化批判力度;
  • 问天句式:"有皇上帝,伊谁云憎"的诘问,继承《诗经》"怨而不怒"的传统;
  • 寓言笔法:"弃辅输载"的车辆喻象,被钱钟书《管锥编》解读为"以行车喻治国,辅即贤臣"的深刻政治隐喻。

思想价值的重估
现代学者李山在《诗经析读》中特别强调该诗的"士人意识觉醒",认为诗中体现的"个体面对群体荒谬时的精神坚守",实为后世屈原《离骚》的精神先导。诗中"谓天盖高,不敢不局"的生存困境描写,更被闻一多视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专制压迫下的精神写照"。

全诗犹如一部多重奏鸣曲,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自然异象与社会动荡完美交融。其价值不仅在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更在于开创了中国诗歌"忧患意识"的审美传统,为后世杜甫"穷年忧黎元"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点评

《小雅·正月》以"繁霜"起兴,勾勒出一幅周室将倾的末世图景。朱熹在《诗集传》中评曰:"此诗忧乱之深切,而叹小人误国、君子失位之状,可谓曲尽其情矣。"诗中"癙忧以痒""忧心惸惸"等句,方玉润《诗经原始》赞为"忧思之笔,字字凝血"。

钱钟书在《管锥编》中特别指出"瞻乌爰止?于谁之屋"二句:"以乌鸦喻国运飘摇,其意象之沉痛,开后世杜甫'国破山河在'之先声。"而"谓天盖高,不敢不局"四句,陈子展《诗经直解》谓之"将乱世中人如履薄冰的恐惧,写得入木三分"。

诗中"赫赫宗周,褒姒灭之"的直斥,王夫之《诗经稗疏》认为:"此等激烈语,实为《诗经》中罕见之变雅,可见诗人痛极而鸣。"末章"哿矣富人,哀此惸独"的对比,程俊英教授点评道:"八字写尽阶级对立,其批判力度堪比《七月》'无衣无褐'之叹。"全篇将个人忧思与家国命运交织,正如王国维所言:"《正月》之悲,非独一身之戚,实乃一代之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