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一片子

2025年07月05日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绿窗桃李下,闲坐叹春芳。

佚名

译文

柳色青山映
翠绿的柳色与青翠的山峦交相辉映
梨花雪鸟藏
雪白的梨花丛中,鸟儿悄然藏身
绿窗桃李下
在桃李芬芳的绿窗之下
闲坐叹春芳
悠然独坐,感叹这春日的美好

词语注释

柳色:指柳树嫩绿的枝叶颜色
梨花雪:形容梨花洁白如雪
绿窗:指窗外绿意盎然的景色,或指装饰华丽的窗户
春芳:春天的芬芳,亦指春日的美景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一片子》创作背景考略

暮春时节,长安曲江畔的柳色漫过终南青黛,梨花瓣裹着未消的残雪簌簌惊起栖鸟。天宝年间的风物正当时,却已有暗流在盛世锦缎下蜿蜒——这首被收录于《乐府诗集·杂曲歌辞》的五言绝句,恰似一枚被时光摩挲得温润的玉珏,折射着开元天宝之际特有的绮丽与怅惘。

考《教坊记》所载曲名,"一片子"当属盛唐流行杂曲,其调式短小精炼,多咏四时风物。诗人择此曲牌,以"绿窗桃李"为观景框,将贵族女子的春叹凝练成二十字的琥珀:首联"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暗合吴道子嘉陵江山水笔意,青绿设色中忽现梨花惊鸟的刹那动态;而"闲坐叹春芳"之"叹"字,恰似永贞年间谢良辅《状江南·仲春》"坐惜年华度"的预演,透露出安史之乱前夜,士人对于繁华将逝的隐秘预感。

《唐音癸签》有云:"杂曲者,或缘古调,或即事制声。"此作既承南朝宫体诗"绿窗绮思"的传统,又以"雪鸟藏"的意象突破闺阁局限——那倏忽隐入梨云的飞鸟,何尝不是诗人自身在日渐逼仄的时局中寻求精神出路的隐喻?天宝三载,贺知章请度为道士;五载,李白被赐金放还。当"绿窗"内外的世界渐生裂隙,这首玲珑小令便成了盛唐气象最后的琉璃光影。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一片子》以春日画卷为载体,通过精妙的意象并置与情感留白,构建出唐人特有的"闲愁"美学范式。四句诗中,"柳色"与"青山"的纵向空间映照(吴小如《唐诗鉴赏辞典》),"梨花"与"雪鸟"的色质互喻(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形成视觉的复调结构——青白二色既对比又交融,恰如李商隐"青女素娥俱耐冷"的审美张力。

"绿窗桃李下"句暗含三重时空折叠:朱漆窗棂的实体空间、桃李纷飞的动态时间、以及"闲坐"者静止的观照姿态(沈祖棻《唐人七绝诗浅释》)。这种"物色之动"与"心绪之静"的悖反,正是盛唐诗歌"即景会心"的典型表现(王夫之《姜斋诗话》)。末句"叹春芳"的"叹"字尤见功力,叶嘉莹指出此为"无端之叹"(《迦陵论诗丛稿》),既非伤春亦非喜春,恰似王维"木末芙蓉花"中的禅意悬停。

全诗意象密度呈递减之势:首句双意象,次句单意象叠加(雪鸟),至结尾只剩人物剪影。这种"由物及人"的笔法,程千帆称为"唐诗意象结晶术"(《古诗考索》),在视觉收束中完成情感提纯。闲坐者与春芳的关系,可比拟为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物我默契,但更多了份唐人的细腻审美自觉——正如宇文所安所言:"八世纪诗人将自然转化为审美对象的能力达到巅峰"(《盛唐诗》)。

点评

名家点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
    "『柳色青山映,梨花雪鸟藏』二句,以自然之色写自然之景,不着痕迹而境界全出。『绿窗』一转,由景入情,『闲坐叹春芳』五字,便觉人生感慨,尽在此中。"

  2. 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
    "此诗虽短,却暗合唐人绝句之法度。前两句对仗工丽,后两句转入闲淡,『叹春芳』三字尤妙,既见惜春之意,复有超然之致,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3. 钱钟书《谈艺录》
    "『梨花雪鸟藏』五字,写尽春色之幽微。雪喻梨花,鸟藏花间,光影交织,直是王摩诘『诗中有画』之遗响。"

  4.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结句『闲坐叹春芳』,以淡语收浓情。『叹』字非哀非喜,恰是诗家所谓『无端之思』,最耐寻味。"

  5. 朱光潜《诗论》
    "此诗通篇用视觉意象(柳色、青山、梨花、雪鸟、绿窗、桃李),而末句忽以『叹』字点醒心境,遂使静景皆活,正是『即景会心』之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