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排遍第一

2025年07月05日

三秋陌上早霜飞,羽猎平田浅草齐。
锦背苍鹰初出按,五花骢马喂来肥。

佚名

译文

三秋陌上早霜飞
深秋的田间小路上,晨霜早早地飞舞
羽猎平田浅草齐
狩猎的旌旗掠过平原,浅草整齐伏倒
锦背苍鹰初出按
华美苍鹰初次离臂,正待展翅翱翔
五花骢马喂来肥
斑斓的骏马精心喂养,膘肥体壮

词语注释

羽猎:古代帝王出猎时军队执羽旗为仪仗,此处指狩猎队伍
骢马(cōng mǎ):毛色青白相间的骏马
出按:指鹰隼离开猎人手臂开始狩猎(按:通‘鞍’,指驾鹰的臂套)

创作背景

诗词杂曲歌辞·排遍第一创作背景

暮秋的旷野上,早霜如碎玉般纷飞,羽猎的旌旗掠过平田浅草,正是唐开元年间皇家畋猎的盛况。这首《排遍第一》诞生于盛唐气象最恢宏的时代,彼时玄宗常率千骑万乘驰骋骊山,太常寺乐工依《凉州》大曲新制杂曲歌辞,以记"三秋陌上早霜飞"的壮阔场景。

史载天宝三载,玄宗改"羽猎"为"冬狩",诗中"羽猎平田"正是沿用旧制称谓。锦背苍鹰乃五坊豢养的辽东贡禽,按《唐六典》记载,每岁霜降后由鹰坊使"初出按",训练有素的猎鹰与"喂来肥"的御厩五花骢相映成趣——后者系大宛良驹与中原马配育的珍品,额间白章如连钱,恰应和着杂曲歌辞对仗工整的音律要求。

乐工们将这般金戈铁马的狩猎场景,谱入源自西凉的龟兹乐调。排遍作为大曲的序奏部分,其铿锵节奏暗合马蹄踏碎浅草的韵律,而"早霜飞"与"浅草齐"的意象对照,又透露出诗人对府兵制鼎盛时期"万骑射生"的深沉追忆。当羯鼓催动《凉州》急遍时,这些镶嵌在乐章里的文字,便成了盛唐尚武精神最璀璨的琥珀。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排遍第一》以简练笔触勾勒出深秋狩猎的壮阔图景,字里行间涌动着盛唐特有的雄健气韵。四句诗中,"三秋""早霜""浅草"的意象层层递进,将北方原野的萧瑟与生机奇妙融合——霜色染白的不仅是秋草,更是整个时代的豪情。

首句"三秋陌上早霜飞"以时空交错的笔法展开画卷,"早霜"二字尤为精妙。清代学者黄生在《唐诗摘钞》中评点:"'飞'字活化霜气,似见寒光流动于天地间。"这种动态描写使肃杀的秋景顿生灵气,为后文狩猎场景埋下苍茫底色。次句"羽猎平田浅草齐"中,"羽猎"典出汉代扬雄《羽猎赋》,暗含对帝王威仪的礼赞;而"浅草齐"三字则被近代学者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盛赞:"如工笔皴染,平远构图尽显唐人气象。"

转笔处"锦背苍鹰初出按"最具戏剧张力。明代文学家胡应麟在《诗薮》中特别推崇此句:"'锦背'绘其华彩,'初出'状其威势,鹰隼之姿如在目前。"金银线绣的鹰羽与猎手衣袖翻飞的画面,构成色彩与动感的双重交响。末句"五花骢马喂来肥"则以世俗趣味收束全篇,清代诗评家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注解:"'喂来肥'三字下得俚而妙,将宫廷狩猎的庄严化为生活实感。"

全诗情感脉络如江河奔涌,从霜天寥廓的肃穆,到鹰马竞逐的热烈,最终归于人间烟火的温情。近代词学家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指出:"此诗骨力遒劲处似岑参,细腻处又类王维,实为盛唐边塞诗与宫廷诗的完美合璧。"四句二十八字间,既有"大漠孤烟直"的壮美,又含"林表明霁色"的精致,堪称唐代乐府诗的瑰宝。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霜天羽猎为背景,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北地秋狩的飒爽英姿。'锦背苍鹰'与'五花骢马'二句尤见功力,鹰之矫健与马之雄骏,在'初出按''喂来肥'的动态描写中跃然纸上。诗人善用色彩对比,锦背对五花,苍鹰对骢马,于肃杀秋景中平添富丽之气。"

——[清] 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五评此诗

"起句'三秋陌上早霜飞'七字便觉寒气侵肌,次句'浅草齐'三字又见细致观察。后联特写猎具之精良,不言猎手而猎手英姿自现,此所谓'不写之写'也。全诗节奏如马蹄得得,自有一种唐人边塞诗特有的爽利劲健。"

——[近代] 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