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光大舞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的长安城内,太庙的鎏金鸱吻映着落日余晖,檐角铜铃在风中低吟着盛世的回响。《光大舞》作为唐代郊庙乐歌的重要篇章,诞生于开元天宝年间那个以礼乐彰昭王化的黄金时代。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此曲属"享太庙乐章"系列,专为祭祀唐室先祖而作。玄宗朝重定礼乐,命张说、贺知章等文臣修订雅乐歌词,将"象功昭德"的礼制理念熔铸于宗庙乐章。曲中"大业龙祉""赫嗣天昆"等句,实为对唐王朝受命于天的神圣诠释——"龙祉"暗合《周易》"见龙在田"的祥瑞,"天昆"则隐喻李唐皇室作为天帝后裔的合法性。
细究"展仪宗祖,重诚孝孙"二句,可见唐代"以孝治国"的政治哲学。《通典·乐典》载开元礼特别强调"祖宗之庙,子孙之敬",此辞正是通过庄严的乐舞仪轨,构建起血缘与权力的双重神圣性。而末句"春秋无极,享奏存存"的叠字运用,既暗合《诗经·周颂》"祀事孔明"的古典韵律,又透露出李唐王朝希冀国祚永续的隐秘愿望。
当编钟与柷敔在太庙殿宇间共鸣时,那些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仿佛在乐声中苏醒。《光大舞》不仅是凝固在《乐府诗集》卷十一中的文字,更是盛唐用金石之声向天地祖先递交的一封永恒颂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