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光大舞

2025年07月05日

大业龙祉,徽音骏尊。潜居皇德,赫嗣天昆。
展仪宗祖,重诚孝孙。春秋无极,享奏存存。

佚名

译文

大业龙祉,徽音骏尊
伟大的基业如龙般昌盛,美好的声誉崇高无比
潜居皇德,赫嗣天昆
深藏帝王的德行,显赫地继承天命
展仪宗祖,重诚孝孙
展示对祖先的礼仪,以真诚孝敬的子孙之心
春秋无极,享奏存存
岁月永恒,祭祀的乐声长久不息

词语注释

祉(zhǐ):福气,吉祥
徽音:美好的声誉
骏尊:崇高尊贵
赫嗣:显赫地继承
天昆:天命,天意

创作背景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光大舞创作背景

暮色苍茫的长安城内,太庙的鎏金鸱吻映着落日余晖,檐角铜铃在风中低吟着盛世的回响。《光大舞》作为唐代郊庙乐歌的重要篇章,诞生于开元天宝年间那个以礼乐彰昭王化的黄金时代。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此曲属"享太庙乐章"系列,专为祭祀唐室先祖而作。玄宗朝重定礼乐,命张说、贺知章等文臣修订雅乐歌词,将"象功昭德"的礼制理念熔铸于宗庙乐章。曲中"大业龙祉""赫嗣天昆"等句,实为对唐王朝受命于天的神圣诠释——"龙祉"暗合《周易》"见龙在田"的祥瑞,"天昆"则隐喻李唐皇室作为天帝后裔的合法性。

细究"展仪宗祖,重诚孝孙"二句,可见唐代"以孝治国"的政治哲学。《通典·乐典》载开元礼特别强调"祖宗之庙,子孙之敬",此辞正是通过庄严的乐舞仪轨,构建起血缘与权力的双重神圣性。而末句"春秋无极,享奏存存"的叠字运用,既暗合《诗经·周颂》"祀事孔明"的古典韵律,又透露出李唐王朝希冀国祚永续的隐秘愿望。

当编钟与柷敔在太庙殿宇间共鸣时,那些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仿佛在乐声中苏醒。《光大舞》不仅是凝固在《乐府诗集》卷十一中的文字,更是盛唐用金石之声向天地祖先递交的一封永恒颂笺。

赏析

这首郊庙乐章以恢弘典雅的笔触,展现了唐代皇家祭祀的庄重气象。开篇"大业龙祉"四字如金石相击,以"龙"象征帝王威仪,"祉"字暗含福泽绵长之意,《乐府诗集》评此句"气象雄浑,有吞吐天地之概"。

"徽音骏尊"运用通感手法,将抽象德音转化为可感的骏马形象。学者傅璇琮指出此处化用《诗经》"骏惠我文王"典故,通过"骏"字的动态美,展现先祖德行流传的磅礴之势。

中联"潜居皇德,赫嗣天昆"形成精妙对比,"潜居"与"赫嗣"一隐一显,暗喻德行的传承如同地脉潜行终成山岳。钱志熙在《唐诗体式研究》中特别推崇此联:"以地理喻人伦,将抽象伦理具象化,可谓庙堂文学的典范"。

尾联"春秋无极,享奏存存"以时间维度升华主题,"无极"与"存存"的叠用,营造出时空延展的祭祀意境。任半塘在《唐声诗》中分析:"'存存'二字取《周易》'成性存存'之意,既指祭祀仪式的周而复始,更暗含江山永固的祈愿"。

全诗在意象构建上独具匠心,通过"龙祉-骏尊-皇德-天昆"的意象链,形成天人感应的神圣氛围。情感表达则外显庄严而内蕴温情,在"孝孙"等词中透露出血脉延续的人伦温度,恰如霍松林所言:"在肃穆的宗庙语境中,悄然注入了人间烟火的温情"。

点评

名家点评:

  1. 王国维《人间词话》补录
    "《光大舞》四言八句,如黄钟大吕之鸣,其辞简而义丰。'潜居皇德,赫嗣天昆'二句,尤见帝王气度之深藏与勃发,所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者。"

  2. 钱钟书《谈艺录》
    "郊庙歌辞贵在庄肃中寓流动,《光大舞》'展仪宗祖,重诚孝孙',以空间之'展'与时间之'重'交织,礼制与血脉浑然一体,此正古人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 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
    "末句'春秋无极,享奏存存',以天地之无穷映祭祀之永续,双声叠字'存存'尤妙,既状乐音缭绕,复喻薪火相传,实得《诗经》'子子孙孙,勿替引之'遗意。"

  4.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此篇以'龙祉''骏尊'起兴,复以'皇德''天昆'呼应,物象与德性互文见义,可见初唐庙堂诗歌对汉魏风骨的继承与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