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永和》创作背景探微
大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为彰显礼乐教化之功,朝廷命张说、贺知章等文臣重订郊庙雅乐,《永和》便诞生于这般煌煌气象之中。
此章属"享太庙乐章"系列,专为帝王祭祀先祖而作。考《旧唐书·音乐志》载:"开元十三年,玄宗亲享太庙,奏《永和》之乐。"其辞以四言为体,承《诗经》颂诗遗韵。"肃肃清祀,烝烝孝思"二句,暗合《周颂·清庙》"肃雝显相"之典,将宗庙祭祀的庄重与天子孝思熔铸一体。
"雍歌彻俎"典出《礼记·乐记》"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展现祭礼尾声撤去祭品的仪轨;"用光武志"则双关高祖李渊开国之志与周武王克商之德,喻示唐室以武定国、以文守成的治国方略。全篇短短三十二字,凝练如青铜铭文,既是对贞观以来"崇孝治天下"传统的延续,亦折射出开元盛世的礼乐自信——正如玄宗在《定大唐乐制诏》中所言:"采三代之精微,成一代之典法。"
这组镌刻在庙堂钟磬间的文字,终随着"安史之乱"的鼙鼓声渐远。但当我们拂去《全唐诗》卷十的尘埃,仍能从"永固鸿基"的祝祷中,听见一个王朝鼎盛时期的心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