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德明兴圣庙乐章·德明酌献创作背景
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为追尊先祖功德,敕令太常寺创制《德明兴圣庙乐章》,用于祭祀远祖李暠(西凉武昭王,追尊为兴圣皇帝)的庄严仪式。此篇《德明酌献》作为其中一章,以"清庙奕奕"起笔,通过牺尊象罍、白茅缩酒等周礼意象,将汉唐宗庙祭祀的恢弘气象与李氏家族"谟明之德"的圣王叙事相融合。
考《旧唐书·音乐志》载,玄宗时修订雅乐体系,此乐章属"酌献"环节专用乐歌,需配合"黄钟为宫"的雅乐音律吟唱。诗中"黄流在中"暗用《诗经·大雅》"瑟彼玉瓒,黄流在中"的典故,既喻指以郁金香草酿制的祭酒倾灌于地,亦象征李唐王室承周礼正统的血脉渊源。而"万古清风"之赞,实与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泰山封禅后推行的"以孝治国"政策相呼应,通过礼乐建构强化政权合法性。
全篇四言八句的严整结构,折射出盛唐时期郊庙文学"典而不涩,华而有骨"的审美追求。张说、贺知章等宫廷文臣在创作中既遵循《诗经》雅颂传统,又以"和乐雍雍"的视听意象,将冰冷的宗庙仪轨转化为可感的文化记忆,成就了这首穿越千年的金石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