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大唐礼乐余晖渐次浮现,《德明兴圣庙乐章·送神》的诞生,恰似盛唐气象在祭祀文化中投下的一抹鎏金剪影。考《旧唐书·音乐志》可知,此曲当属天宝年间为追尊老子为"德明皇帝"而制的系列庙乐,那缀满星斗的乐章背后,是玄宗朝道教国教化进程中,雅乐与仙仪交融的独特风景。
遥想当年太清宫祭祀终献之礼,青铜爵中的醴酒尚泛着月华,乐工们执羽龠而歌此章。首句"元精回复"暗合《周易》"精气为物"的幽玄,又应和着《唐会要》记载的"圣祖玄元皇帝"崇拜;"云摇桂旗"之象,分明自《九歌·山鬼》"辛夷车兮结桂旗"化出,却将楚地巫风转为大唐雍容。史载天宝四载立太清宫乐章时,玄宗亲诏"务于严敬",这"高丘缅邈"的苍茫咏叹,正是对敕令最精妙的艺术回应。
细辨"凉部逶迟"四字,可触到安史之乱前夜的特殊温度。《乐府诗集》注此曲属"夹钟羽"调,其声呜咽如缕,恰似预见了即将倾颓的盛世。那些缠绕在桂旗兰路上的永思,终成中唐文人追忆开元遗响时,最惆怅的礼乐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