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昭德皇后庙乐章·坤元创作背景
暮春的唐宫,瑞脑销金兽的氤氲里,乐工们正调试着编钟清越的音律。这首《坤元》作为昭德皇后庙享乐章,诞生于盛唐宗庙祭祀的庄严时刻。昭德皇后即唐德宗生母沈氏,安史之乱中流落民间不知所踪,德宗即位后追谥为"睿真皇后",贞元七年(791年)方改谥"昭德"。
乐章以"於穆先后"起笔,典出《诗经·周颂》"於穆清庙",将沈后比作周室太姒般的贤德国母。"母临万宇"二句暗合《旧唐书》记载德宗"每思顾复之仁"的追慕,更以"道被六宫"呼应唐代后妃"以阴礼教六宫"的礼制传统。中唐文人柳宗元在《礼部贺册尊号表》中曾言"坤元光至化之极",恰为此诗"昌时协庆"的绝妙注脚——在德宗中兴的叙事里,昭德皇后已成为象征治世之母的礼仪符号。
末句"殷荐明德"取《周易·豫卦》"殷荐之上帝"的祭祀仪轨,而"传芳国风"则暗藏德宗《昭德皇后哀册文》"贻范彤管"的深意。当太常寺的雅乐升起时,这首四言十六句的乐章,便成了镶嵌在大唐礼乐画卷中的一枚玉璜,以《诗经》雅颂的古典韵律,完成对一位从未真正执掌六宫的母亲的礼仪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