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晨光穿透太庙檐角的铜铃,将鎏金鸱吻染成琥珀色。贞观年间的礼官们正以玉尺丈量笾豆的间距,空气中飘散着新酿郁鬯的芬芳——这是《郊庙歌辞·朝日乐章·雍和》诞生的场景。
唐初雅乐重建的浪潮中,魏徵等大臣奉敕重制郊祀乐章。据《旧唐书·音乐志》载,贞观六年朝日祭仪改制,需"协黄钟之律,彰肃雍之德"。乐官们从《周礼·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的记载中寻得灵感,将青铜祭器碰撞的清响转化为诗句"神物爰止,灵晖载扬"的韵律。紫幄兴祥"的意象源自《大唐开元礼》记载的"张青帷于东阶",而"玄端肃事"则暗合孔颖达对《礼记·玉藻》"天子玄端朝日"的注疏。
当第一缕朝阳掠过长安圜丘的夯土层,这套融合周礼遗韵与大唐新声的乐章,便随着太常寺的编钟声,在缭绕的燔烟中升向九霄。杜佑《通典》特别记载此章"取《诗经·周颂·雍》'有来雍雍'之意,彰王者敬天法祖之诚",那些鎏金竹简上凝固的墨迹,最终化作千年后仍能触摸到的盛唐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