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褒德庙乐章·褒德创作背景
暮色低垂的长安城内,朱墙金瓦的庙宇正沐浴在贞观年间的盛世辉光中。唐太宗为褒扬开国功臣的德业,命乐府创制《褒德庙乐章》,以鎏金文字刻录于太庙玉磬之上。此篇"家著累仁,门昭积善"正是其中华章,字句间流淌着初唐雅乐特有的端肃气象。
考《旧唐书·音乐志》所载,此乐章作于贞观六年(632年)春祭,时值太宗诏修《氏族志》,以"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词中"瑶篚既列"暗合太庙祭祀时陈设玉帛的典制,《周礼·春官》所谓"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的古老仪式,在此化作金声玉振的庙堂雅言。而"金县式展"的"县"字,实通"悬"字,指编钟编磬悬于簨簴的盛大场景,杜佑《通典·乐典》记此时太常寺备"宫悬四面",正与此句相印证。
细辨"累仁""积善"之语,可见太宗以儒家德政教化天下的深意。颜师古注《汉书》曾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此二句将个人德行与家族荣显绾合,恰是贞观朝"共治天下"政治理想的诗意呈现。当祭祀的香烟缭绕于青铜礼器之间,这些鎏金的文字便成为连接世俗功业与永恒道德的桥梁,在钟磬余音里回荡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