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处,唐玄宗开元年间的大唐正步入盛世华章。九宫贵神祭坛前,青铜礼器泛着幽光,仿佛星辰坠地——这《寿和》乐章便诞生于彼时天人交感之际。
一、玄宗朝的礼乐重构
开元六年(718年),玄宗诏令重定郊庙礼乐。太常卿引《周礼·春官》"以礼乐合天地之化"的记载,在长安城南筑九宫坛。每岁孟春,皇帝亲祀九宫贵神(注:《旧唐书·礼仪志》载"九宫贵神,实司水旱"),此曲即为降神之乐。
二、乐章中的盛世密码
"大庖载盈"暗合《诗经·小雅》"既齐既稷,既匡既敕"的祭祀传统,而"旨酒斯醇"的描写,恰与1970年西安何家村出土的唐代鎏金舞马衔杯银壶相印证——那壶中曾盛满西域进贡的葡萄美酒。
三、道教色彩的天人观
"精意所属"句透露出玄宗时期浓厚的道教气息。司马承祯《天地宫府图》将九宫与北斗九星对应,诗人王维在《奉和圣制》中亦写道"玉瑄趋文陛,金奏谒九宫",可见此乐实为道教仪轨与儒家礼制的完美融合。
暮鼓晨钟里,这十四字的祝祷承载着盛唐的气象:那"馨我明德"的袅袅余音,至今仍在敦煌残卷P.3608《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的朱批间隐约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