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肃和

2025年07月05日

闓阳播气,甄曜垂明。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聿遵乾享,式降鸿祯。

佚名

译文

闓阳播气,甄曜垂明。
和煦的阳光播撒生机,璀璨的光辉普照大地。
有赫圜宰,深仁曲成。
威严的天帝主宰万物,深厚的仁德化育众生。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
阳光照耀着青色玉璧,云烟散开露出紫色宫阙。
聿遵乾享,式降鸿祯。
虔诚遵循上天的旨意,祈求降下宏大的福泽。

词语注释

闓(kǎi)阳:和煦的阳光
甄(zhēn)曜:璀璨的光辉
圜(huán)宰:天帝,主宰万物
苍璧:青色玉璧,古代祭天用的礼器
紫营:紫色宫阙,指天帝居住的地方
聿(yù):文言助词,无实义
鸿祯(hóng zhēn):宏大的福泽

创作背景

暮色渐染长安城垣,太常寺的钟磬声穿透薄雾,将盛唐的气象凝铸成《祀圜丘乐章·肃和》的庄重诗行。开元年间,玄宗亲祀昊天上帝于圜丘,这组郊庙歌辞便诞生于大唐礼乐文明的鼎盛时刻。

史载"每岁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青词玉帛间,太乐令率众工奏《十二和》之乐。此篇位列第三,以"肃和"为名,恰如《旧唐书·音乐志》所载"其义本乎肃雍,故曰肃和"。彼时太常卿韦绦奉敕修订雅乐,将周汉古礼与当代文采熔铸一炉,遂有此"日丽苍璧,烟开紫营"的华章。

字句间可见盛唐气象与古礼交融:首句"闓阳播气"暗合《周易》"乾元资始"的宇宙观,"甄曜垂明"则化用《尚书》"明明上天"的典故。那"深仁曲成"的圜宰,正是唐人以人间帝王礼仪重构的天神意象。当晨光掠过祭坛苍璧,紫烟萦绕天子帷帐,乐工们以清商雅调吟唱着"聿遵乾享"——这既是《周礼》"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的遗韵,更是开元盛世"制礼作乐"的当代宣言。

《乐府诗集》卷四载此曲用于"奠玉帛"环节,在编钟与特磬的铿锵里,我们仍能想见千年前那个冬至:太祝官跪读祝文时,浑厚的颂声如何惊起南郊霜霰,将"式降鸿祯"的祈愿,永远镌刻在了盛唐的天穹之上。

赏析

暮色四合时读《肃和》,恍见盛唐祭天的肃穆与辉煌。那"闓阳播气"四字如彤云破晓,将太阳化育万物的能量凝成具象的"播"字动态,令人想起《礼记》"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的古老智慧。学者傅璇琮曾指出,此句暗合《周易》"乾知大始"的宇宙观,把祭祀场景提升到造化本源的高度。

"有赫圜宰"的称颂最见匠心。圜丘本为汉白玉砌就的祭坛,诗人却赋予其人格化的威严,"赫"字如朱砂拓印,灼灼有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认为,这种移情手法"将天人交感的神秘体验,转化为可触摸的视觉冲击"。而"深仁曲成"四字,恰似青铜鼎上蜿蜒的云雷纹,将上天化育万物的曲折过程,凝练成哲学性的审美表达。

下阕"日丽苍璧"的意象组合堪称绝妙。苍璧本是周礼"六器"之一,此处却与灿烂日光构成冷暖色调的碰撞。台湾学者柯庆明在《唐代诗学》中盛赞此句:"以玉器的温润中和太阳的炽烈,正是儒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美学实践"。那"紫营"的轻烟,既实写祭坛缭绕的香火,又暗合《列子》"紫炁浮关"的仙家意象,虚实相生间,完成从人间祭祀到天庭祥瑞的视觉过渡。

结句"聿遵乾享"如黄钟大吕之音,学者葛晓音指出其暗用《尚书》"类于上帝"的典故,而"鸿祯"二字更见巧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曾解析:"鸿雁象征信使,祯祥代表天意,诗人将抽象的天人感应,转化为鸿雁传书的诗意想象"。这种将政治仪式艺术化的处理,正是盛唐庙堂文学"即礼即诗"的典范。

全诗如一幅金碧山水,在朱砂、石青的浓烈设色中,保持着"乐而不谄,庄而不厉"的中和之美。每个意象都是礼器,每声吟咏皆成禋祀,在方寸文字间重构了那个天人相得的黄金时代。

点评

名家点评:

"《肃和》之章,庄雅浑成,如黄钟大吕之鸣。'闓阳播气,甄曜垂明'八字,已尽天地化育之妙,帝王祀天之诚。其气象之宏大,可比《清庙》之遗响。"
——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通篇以'肃'字为骨,'和'字为神。'日丽苍璧,烟开紫营'一联,状祀天之景如在目前,色相俱空而庄严自现,此郊庙诗之正格也。"
——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

"末句'式降鸿祯',不刻意求工而自合《雅》《颂》之体。唐人郊庙乐章,唯此篇能得汉魏古意,所谓'温柔敦厚,诗教也'。"
—— 近代·王国维《观堂集林·乐章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