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黄土在祭祀坛前泛着微光,大唐开元年间编撰《大唐开元礼》的礼官们正以朱笔郑重记录着《雍和》的乐辞。这组用于夏至日祭地祇的乐章,在青铜编钟与特磬的共鸣中,承载着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柔而能方"四字既是对大地品格的礼赞,亦暗合《周易·坤卦》"直方大"的哲学意蕴。
太常寺的乐工们调试着二十五弦瑟,笙师整理着匏笙的簧片。当"有涤斯牷"的唱词响起时,郊祀现场必然陈列着沐浴过兰汤的纯色牺牲,《周礼·地官》所谓"阴祀用黝牲"的古老仪轨,在此刻化作青烟缭绕中的虔诚。那"馨盛"二字,或许正飘荡着郁金香草与黑黍酿就的鬯酒气息,恰如《礼记·郊特牲》所载"臭阴达于渊泉"的祭祀真义。
玄宗朝修订的这组乐章,将《周易》"厚德载物"的哲思凝练为"载厚以德"的颂词。当主祭官跪叩于方丘之上,黄琮礼地的玉器映着火光,乐辞中"大亨以正"的祈愿,正与《贞观礼》一脉相承地诠释着《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深意。那些镌刻在盛唐气韵里的文字,终究在《旧唐书·音乐志》的竹简上,留下了天地人神对话的永恒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