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城郊,青烟缭绕于圜丘之上。开元盛世的晨光中,礼部官员正为即将举行的神州大祭精心筹备。这部《祭神州乐章·肃和》便诞生于大唐最辉煌的祭祀文化语境之中,彼时玄宗重修《大唐开元礼》,命太常寺重订雅乐体系。
细读"大矣坤仪,至哉神县"的庄严起笔,可见张说等文臣深谙《周礼·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的古老传统。其中"牢笼月竁"的意象,暗合《汉书·郊祀志》"神州之地,阴阳之所壅沈"的记载,将祭祀对象的空间神圣性推向极致。
乐官们依"六变而致象物"的周代礼制,在"风调六变"的旋律中完成仪式空间转换。当编钟奏响清越的蕤宾之律,祭坛上"露絜三清"的仪轨,恰与《唐会要》卷九所载"以酒脯告谢昊天上帝"的细节相互印证。此刻的雅乐已非单纯艺术形式,而是贯通天人的神圣媒介。
史载开元八年玄宗亲祀神州,这套乐章便是在太祝跪读祝文的肃穆时刻奏响。末句"式歆恭荐"的仪式性表达,完美诠释了《礼记·祭统》"祭者,教之本也"的深意,将盛唐以礼乐涵养天下的政治理想,凝练成十六个鎏金般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