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福和创作背景
大唐开元年间,玄宗命太常寺改制雅乐,张说奉敕重定《享太庙乐章》,此篇《福和》即为其中祭祀睿宗李旦的乐章。时值开元盛世,朝廷以"崇亲致尊"为礼乐核心,乐章中"备礼用乐""诚通慈降"等句,正折射出盛唐将孝道伦理与天地祭祀融为一体的礼乐观念。
据《旧唐书·音乐志》载,此乐章用于太庙祭祀的"酌献"环节。当青铜爵中醴酒倾洒于地的瞬间,乐工齐唱"献怀称寿,啐感承恩",以声律重构宗庙中神圣的父子对话。张说以"大包天域,长亘不极"的宇宙意象,将李唐皇族的血脉传承升华为永恒的天道象征,这正是开元时期"以孝治天下"政治理念的艺术呈现。
乐章中"子孙千亿"的祝颂,暗合《诗经·大雅》"千亿及秭"的典故。玄宗朝太庙祭祀用《周礼》八佾之舞,配合此四言古体乐章,使西周宗庙文化与盛唐气象在音律中完成跨越千年的共鸣。张说用最简练的十六句,构筑起连接人间孝行与天道永恒的礼乐圣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