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中,唐代太常寺的编钟声渐次停歇,《释奠武成王乐章·送神》的余韵仍缭绕在郊庙的朱甍碧瓦间。此诗作为祭祀姜太公的终章乐章,诞生于开元盛世那礼乐昌明的年代——彼时唐玄宗诏令两京及诸州立太公庙,以张良配享,将武庙祭祀纳入国家礼制体系。
"黝纁就瘗"四字浸透着周礼的古老记忆,《周官·春官》有载"以黝牲祭四方",那玄色与浅绛的祭帛裹着三牲沉入瘗坎,恰似《礼记·祭义》所述"燔燎羶芗,达于渊泉"。诗人以"豆笾告撤"的仪式细节,再现《诗经·楚茨》"为豆孔庶"的古典场景,青铜礼器碰撞的清响里,可见贞观年间魏徵编纂《五礼》时对汉晋祭仪的承袭。
当"肸蚃尚馀"的香烟萦绕殿柱,我们仿佛看见天宝六载(747年)玄宗追谥姜尚为武成王的诏书墨迹未干。那"光景云灭"的怅惘,实则暗合《开元礼》"祀毕,太祝跪彻俎馔"的严谨程序,而"返归虚极"的哲学意蕴,正是盛唐儒道融合的见证——司马承祯《坐忘论》中的"虚极静笃"思想,此刻化作祭祀乐章里的神圣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