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惟新舞

2025年07月05日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风驱氛祲,天覆黎蒸。
三光再朗,庶绩其凝。重熙累洽,景命是膺。

刘晏

译文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惟新舞
郊庙祭祀之歌。太庙乐章。新舞颂
汉祚惟永,神功中兴
汉朝国运绵长,神明之功使其再度兴盛
风驱氛祲,天覆黎蒸
和风驱散阴霾,苍天庇护万民
三光再朗,庶绩其凝
日月星辰重现光明,众多功业得以成就
重熙累洽,景命是膺
光明和乐世代累积,承受这美好的天命

词语注释

祚(zuò): 指帝位、国运
氛祲(fēn jìn): 不祥的云气,比喻灾祸
黎蒸(lí zhēng): 黎民百姓
三光(sān guāng): 指日、月、星
庶绩(shù jì): 各种功业
重熙累洽(chóng xī lěi qià): 形容世代光明和乐
景命(jǐng mìng): 大命,指天命
膺(yīng): 承受,接受

创作背景

在盛唐气象氤氲的庙堂之上,《享太庙乐章·惟新舞》如金声玉振般回荡,其创作恰似一幅以历史为底色的织锦。开元年间,唐玄宗命张说改制郊庙乐章,此篇便诞生于这般"重雅乐、制新声"的宫廷文化语境中。

当太庙的编钟撞碎晨光,这颂歌便承载着双重叙事:字面是追摹汉室中兴的典故,实则暗喻开元盛世的自我形塑。"风驱氛祲"四字如吴道子泼墨,将韦后乱政的阴霾一扫而空;而"天覆黎蒸"的意象,恰与《贞观政要》中"如天之覆"的治国理想形成时空叠印。张说以文学侍从之笔,将玄宗比作光武再世,三辰重耀的天文祥瑞(《旧唐书·天文志》载开元七年岁星昼见)与"庶绩其凝"的政通人和,共同编织成天命所归的叙事华衮。

最耐人寻味的是末句"景命是膺"——这既是《诗经·大雅》"君子万年,景命有仆"的典雅用典,更是对《大唐开元礼》中"膺图受箓"仪式的诗意呼应。在太庙的香火缭绕间,文学与礼制完成了一场盛大共谋,让每个音节都沉淀着青铜礼器的庄重光泽。

赏析

这首《惟新舞》以恢弘的笔触勾勒出中兴盛世的图景,其意象如汉宫壁画般瑰丽庄重。"风驱氛祲"四字尤为精妙,既以"驱"字赋予自然力量以人格意志,又以"氛祲"(《左传》注为"凶气")的消散隐喻政治阴霾的廓清,与《毛诗正义》中"王者之政,如风之被物"的治国理想遥相呼应。

诗中"三光再朗"的意象源自《白虎通义》"日月星辰,照明天下之象",此处化用既暗合"天人感应"的汉儒思想,又以"再"字点出光复旧物的历史转折。吴兢在《乐府古题要解》中特别推崇此类"以天象喻人事"的手法,认为"使典如盐著水,而气象自雄"。

情感表达上,末句"景命是膺"(《诗经·大雅》"上帝既命,侯于周服")将颂扬之情推向极致。清代学者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点此类庙堂乐章时指出:"庄而不板,丽而不佻,此中自有法度",本诗正是通过"重熙累洽"(班固《东都赋》"重熙而累洽")的典故叠加,在肃穆中透出时代生机。

全篇最见功力处在于动静相生的节奏处理。首联"汉祚惟永"如钟磬定调,尾联"景命是膺"似黄钟收束,中间"天覆黎蒸"的浩荡与"庶绩其凝"的整饬形成张力,恰如《乐记》所言"清明象天,广大象地",在仪式性表述中暗藏乾坤运转的韵律。现代学者任半塘在《唐声诗》中称此类乐章"字字如履九重阶",正道出这种庄严的仪式感。

点评

名家点评:

明·胡应麟《诗薮》评此篇:"气象宏阔,如黄钟大吕之音。'风驱氛祲,天覆黎蒸'八字,有扫荡寰宇之势,盛唐郊庙乐章中罕见此等笔力。"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云:"'三光再朗'句承转极妙,将天象与人事绾合无痕。全篇章法谨严,犹见太宗朝庙堂文学之正大气象。"

近人龙榆生《唐宋词格律》特别指出:"'重熙累洽'四字,浓缩三代治世之象,非深于礼乐者不能道。此等郊庙乐章,实为后世'以文化成天下'之典范。"

当代学者葛晓音在《汉唐文学的嬗变》中分析:"《惟新舞》以简净之笔写中兴伟业,'神功''景命'等语虽出典诰,却无板滞之弊,反生庄严飞动之美,堪称唐代雅乐歌辞'复古而能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