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09年-公元1672年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人物。其诗才横溢,尤擅歌行体,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明亡后曾短暂出仕清朝,后因内心矛盾辞官归隐。
1608年-1647年
陈子龙,明末文学家、抗清志士,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是明末文坛的重要人物,与夏允彝、徐孚远等人共创“几社”,倡导复古文风。清军南下后,他积极参与抗清活动,最终兵败投水殉国。
1608年-1661年
金人瑞,原名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家、文学批评家,以评点《水浒传》《西厢记》等名著闻名,其文学批评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后因参与抗清活动被清廷处死。
1610年-1695年
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哲学家、教育家。他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提出‘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著有《明夷待访录》等。
1607年-1684年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改字青主,又有浊翁、观化等别名,山西太原人。明清之际道家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于学无所不通,经史之外,兼通先秦诸子,又长于书画医学。他是著名的道家学者,对道教思想有很深的造诣,医学上有‘傅氏女科’传世。明亡后,傅山着朱衣,居土穴,自号朱衣道人,以示不忘故国。
1611年-1687年
杜濬,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冈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诗文著称,与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交好。其诗文多抒发亡国之痛和隐居之志,风格沉郁苍凉。
1611年-1671年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精通哲学、自然科学、医学、音韵学等,主张中西会通,著有《物理小识》《通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