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以智

公元1611年-公元1671年

方以智,字密之,号曼公,明末清初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精通哲学、自然科学、医学、音韵学等,主张中西会通,著有《物理小识》《通雅》等。

生平

公元1611年

生于安徽桐城

公元1628年

入复社,与陈贞慧、冒襄、侯方域并称‘明末四公子’

公元1639年

中举人

公元1640年

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

公元1644年

明朝灭亡,被李自成部下所执,后逃脱

公元1645年

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流离岭南

公元1646年

参与拥立永历帝,任左中允

公元1647年

因党争辞官,隐居湖南、广西等地

公元1650年

清兵攻陷广西,出家为僧,法名弘智

公元1652年

定居江西青原山净居寺

公元1664年

因‘粤难’案被清廷逮捕

公元1666年

获释后继续著述

公元1671年

卒于江西万安

不详

著《物理小识》,总结自然科学知识

不详

著《通雅》,考据名物、象数、训诂、音声

不详

著《药地炮庄》,融合儒释道思想

同伴都分毛,麻鞋独入林。一年五变姓,十字九椎心。听惯干戈信,愁因风雨深。死生容易事,所痛为知音!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

与方以智同年出生

杜濬

1611年-1687年

杜濬,字于皇,号茶村,湖北黄冈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诗文著称,与顾炎武、王夫之等人交好。其诗文多抒发亡国之痛和隐居之志,风格沉郁苍凉。

与方以智同年出生

冒襄

1611年-1693年

冒襄,字辟疆,号巢民,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文学家、书画家。与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并称“明末四公子”。明亡后隐居不仕,以诗文自娱,著有《影梅庵忆语》等。

与方以智同年出生

李渔

1611年-1680年

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其著作《闲情偶寄》是中国古代戏剧理论的重要作品,另有《笠翁十种曲》等戏剧作品。

比方以智小1岁

高珩

1612年-1697年

高珩,字葱佩,号念东,晚号紫霞道人,山东淄川人。明末清初官员、文学家。崇祯十六年进士,入清后官至刑部侍郎。工诗善文,著有《栖云阁诗文集》等。

比方以智小1岁

钱澄之

1612年-1693年

钱澄之,原名秉镫,字饮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学者、诗人、文学家。早年参加复社,明亡后投身抗清活动,后隐居著述。其学问广博,尤精于《易》学,诗文亦有名于时。

比方以智小1岁

方文

1612年-1669年

方文,字尔止,号明农,安徽桐城人,明末清初诗人。明亡后不仕清朝,以遗民自居,与顾炎武、钱谦益等交往密切,诗作多表达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