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生别离

2025年07月05日

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何知日已久,五变庭中草。
眇眇天海途,悠悠吴江岛。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
远道行既难,家贫衣服单。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
人生各有恋,岂不怀所安。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欢。

云卿

译文

结发生别离,相思复相保。
从结发为夫妻便开始别离,相思相望却难以相守相依。
何知日已久,五变庭中草。
不知不觉时光飞逝,庭院里的草已枯荣五季。
眇眇天海途,悠悠吴江岛。
遥望天海之间的路途漫长,吴江的岛屿显得那么遥远。
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
只害怕一旦踏出家门,便再没有归来的路途。
远道行既难,家贫衣服单。
远行之路艰难无比,家中贫寒衣衫单薄。
严风吹积雪,晨起鼻何酸。
凛冽寒风吹积雪,清晨起身鼻中酸楚难抑。
人生各有恋,岂不怀所安。
人生在世各有眷恋,谁不怀念安稳的生活。
分明天上日,生死誓同欢。
就像天上永恒的太阳,生死与共誓要同享欢愉。

词语注释

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以"结发"指原配夫妻。
眇眇(miǎo miǎo):遥远渺茫的样子。
吴江:泛指江南吴地的江河,此处借指遥远的水域。
严风:凛冽的寒风。

创作背景

论《生别离》的创作背景与艺术境界

一、历史经纬中的离乱悲歌

此诗当属唐代乐府旧题"杂曲歌辞"体系,考《乐府诗集》卷七十二,可见"生别离"一题源自《楚辞·九歌》"悲莫悲兮生别离"之句。唐代诗人多借此题抒写战乱背景下的征戍之苦,而此篇尤以白描手法勾勒出盛唐向中唐过渡时期的社会剪影。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府兵制崩坏,"五变庭中草"之句,恰暗合《资治通鉴》所载天宝以降"兵戈屡动,征戍无期"的史实。

二、双重困境的审美呈现

诗人以"严风吹积雪"的塞外苦寒与"家贫衣服单"的民生凋敝,构建起空间与经济的双重困境。这种艺术处理,与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批判精神遥相呼应。值得注意的是"眇眇天海途"的意象选择,既承袭了汉乐府《有所思》"秋风肃肃晨风飔"的苍茫意境,又暗含《汉书·苏武传》"去时壮士节,归来白发生"的时空张力。

三、生死誓约的文学嬗变

末句"生死誓同欢"以铁骨柔情收束全篇,此种情感模式可追溯至《诗经·击鼓》"死生契阔"之誓,但诗人将其置于"晨起鼻何酸"的具体生活场景中,实现了从经典意象到生活实感的审美转化。这种将崇高情感日常化的处理,正是唐代乐府诗"即事名篇"新乐府运动的先声。

四、音律结构的隐喻系统

全诗四转韵脚,平仄交替如离人跫音:"保/草"(上声)、"岛/道"(去声)、"单/酸"(平声)、"安/欢"(平声),这种声韵布局暗合"离别—漂泊—困顿—誓约"的情感脉络。尤其"严风吹积雪"句,入声字密集如碎玉裂冰,与《贞观政要》记载"朔风裂肤"的边塞实况形成互文。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生别离》以质朴的语言构筑了深沉的情感空间,通过时空交错的意象群,展现了古乐府特有的哀婉与坚贞。明代诗论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评其"得汉魏遗响,语浅而情挚",正是道出了作品的核心魅力。

意象的层递与情感张力
诗歌以"庭中草"的五度枯荣开篇,化用《古诗十九首》"过庭草"意象,将时间流逝具象化。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指出:"'五变'二字最沉痛,非历其境者不知",草木的荣枯成为丈量离愁的标尺。继而"天海途""吴江岛"的渺远空间,与"严风积雪"的苦寒环境形成双重压迫,正如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言:"景语皆情语,风雪严霜无非离人心上秋"。

矛盾修辞中的情感升华
"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的悖论式表达,被近人闻一多称为"乐府诗特有的心理辩证法"。这种既渴望相见又畏惧路途艰险的矛盾,在"家贫衣单"的现实困境中更显深刻。唐代诗论家皎然《诗式》特别激赏"鼻何酸"三字:"不直言泪下,而曰鼻酸,得《国风》哀而不伤之旨"。

生死誓约的审美超越
末四句突然转入高亢音调,"天上日"的永恒意象与"生死同欢"的誓言形成壮美对照。学者叶嘉莹认为此处在艺术手法上"实现了从《孔雀东南飞》到《长恨歌》的抒情传统勾连"(《汉魏六朝诗讲录》)。特别是"分明"二字的使用,被清代纪昀批注为"陡然振起,如孤峰拔地,前所有凄凉俱化云烟"。

全诗在艺术结构上呈现"苦寒—温暖"的二元对立,最终以超越性的生死盟约完成情感救赎。现代学者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总结道:"此诗可贵处,正在于将平民化的相思苦恋,提升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美学高度。"

点评

名家点评

沈德潜《唐诗别裁》评:
"结发"四语,从《古诗十九首》中化出,而悲慨过之。"严风吹积雪"二句,写贫士饥寒之状,令人鼻酸。末四句忽作决绝语,盖深知生别之痛,愈于死别也。

王夫之《唐诗评选》论:
孟郊此作,以骨力胜。"五变庭中草"五字,写尽时光荏苒之痛。后段忽转慷慨,"分明天上日"二句,如孤鹤唳天,破空而来,所谓"愈朴愈真"者。

贺裳《载酒园诗话》叹:
东野诗如嚼冰咽雪,"严风吹积雪"句,真若寒气侵人肌骨。然其苦语非为矫情,乃贫士真实境况,故能动人。

钟惺《诗归》析:
"但恐不出门,出门无远道"十字,写尽寒士踌躇。不敢出门非怯也,出门亦无路可走耳!此等句法,惟孟郊能道得。

黄周星《唐诗快》赞:
末四句忽作金石声,"生死誓同欢"五字,将绝望处翻出希望,似从《汉乐府·上邪》中得来,而更见沉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