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鱼字)

2025年07月05日

京洛皇居,芳禊春馀。影媚元巳,和风上除。云开翠帟,
水骛鲜居。林渚萦映,烟霞卷舒。花飘粉蝶,藻跃文鱼。
沿波式宴,其乐只且。

知贤

译文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鱼字)
三月三日于王明府山亭宴饮(分韵得'鱼'字)
京洛皇居,芳禊春馀。
京城洛阳的皇家宫阙,春末时节举行芬芳的禊祭。
影媚元巳,和风上除。
阳光明媚的上巳节,和煦春风拂过台阶。
云开翠帟,水骛鲜居。
云散现出翠绿帷帐,水鸟嬉戏于清新居所。
林渚萦映,烟霞卷舒。
树林沙洲交相辉映,烟云霞光时卷时舒。
花飘粉蝶,藻跃文鱼。
花瓣飘落引来彩蝶,水藻间锦鲤欢跃。
沿波式宴,其乐只且。
沿着水波设宴畅饮,这快乐真是无穷无尽。

词语注释

芳禊(fāng xì):古代春季在水边举行的除灾求福祭祀。
元巳(yuán sì):即上巳节,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
翠帟(cuì yì):翠绿色的帐幕。
水骛(shuǐ wù):水鸟。
文鱼(wén yú):有花纹的鱼,指锦鲤。
只且(zhī jū):语助词,表示感叹。

创作背景

诗词《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鱼字)》创作背景

时代风雅:盛唐文人的曲水流觞

开元年间的大唐,正洇开史册最秾丽的一笔。玄宗皇帝在长安洛阳两京广筑亭台,每逢上巳佳节,赐宴群臣的诏令如春风拂过九重宫阙。张说此诗便作于这般锦绣时节——彼时他身居要职,与王明府等名士宴饮于山亭,按"兰亭雅集"旧制分韵赋诗,恰得"鱼"字为韵。

地理印记:两京繁华的镜像

"京洛皇居"四字揭开双城记的帷幕。洛阳水殿龙舟的倒影尚未散尽,长安曲江的柳烟又漫过宫墙。诗中"云开翠帟"暗合《开元天宝遗事》所载"王公大臣各于山亭设锦帐为饮帷"的盛况,而"水骛鲜居"则遥应《两京新记》中"洛水之滨,贵戚邸第鳞次"的记载。这座王明府山亭,恰是两京风雅的微缩景观。

节令密码:上巳祓禊的转调

"芳禊春馀"点出三月三的特殊时令。据《大唐开元礼》记载,此时宫廷尚沿周礼行祓禊之仪,但文人雅集已转向宴饮咏怀。张说将"影媚元巳"的古老祭祀,化作"沿波式宴"的诗酒风流,正是盛唐将宗教仪式转化为审美活动的典型例证。那些在波光中跃动的文鱼,俨然成了新时代的祥瑞。

政治隐喻:开元盛世的修辞术

在"烟霞卷舒"的写意笔触里,藏着宰相诗人的政治智慧。《旧唐书》载玄宗常于上巳节赐侍臣细柳圈,张说曾作《奉和圣制》颂此恩典。此诗末句"其乐只且"的咏叹,既是对《诗经·小雅》雅正传统的承续,亦暗合开元中期"君臣同乐"的政治叙事——那些在林渚间萦绕的,何尝不是治世的和鸣?

赏析

春日的宴饮总是带着几分诗意的逍遥,而这首《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恰如一幅工笔设色的游春图,将上巳节的雅趣与文人宴集的欢愉凝练成九行珠玉。诗人以"得鱼字"为韵,却在不经意间让整篇诗作如鱼跃清波般鲜活灵动。

意象的层叠之美
"云开翠帟,水骛鲜居"二句,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为"设色明丽如吴道子画"。翠色天幕如帷帐舒展,碧波间亭台倒影浮动,云水互映的构图暗合"天人合一"的上巳古意。更妙在"林渚萦映,烟霞卷舒"的虚实相生——近处枝影婆娑,远岫烟岚流动,恰如郭熙《林泉高致》所言"山水以可游可居为妙"。

生命的欢愉叙事
"花飘粉蝶,藻跃文鱼"堪称诗眼。明代杨慎《升庵诗话》特别称道此联:"'跃'字活画出鱼穿藻叶的刹那,与谢朓'鱼戏新荷动'异曲同工。"飘舞的蝶影与跃动的鱼痕构成垂直空间的交响,粉白与青绿的色彩碰撞中,暗藏《诗经·鱼藻》"鱼在在藻"的典故意趣。这种对微小生命的凝视,正是六朝山水诗向盛唐田园诗过渡的典型特征。

宴饮的哲学维度
尾联"沿波式宴,其乐只且"化用《诗经·小雅》"式燕且喜"句式,却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学者葛晓音在《山水田园诗派研究》中指出:"'沿波'二字既实写曲水流觞之景,又暗含《文心雕龙》'沿波讨源'的文思,展现初唐文人将生活艺术化的追求。"这种欢乐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而是在天人交融中获得的精神超越。

全诗以"元巳"(上巳)为经,以"宴乐"为纬,织就了唐人特有的生命意识。正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初唐的山水宴饮诗总带着青春的微笑,即便是刹那的欢愉,也闪耀着永恒的光泽。"那尾倏忽跃入诗行的文鱼,分明是自由灵魂在春水中的倒影。

点评

此篇宴饮诗如工笔团扇,将上巳雅集绘得清丽绝尘。明代诗评家钟惺于《唐诗归》中击节称赏:"'云开翠帟,水骛鲜居'八字,分明见春波蘸碧、新柳拂槛之态,更妙在'开'字'骛'字,令静景顿生飞动之势。"

清人沈德潜在《说诗晬语》中独赏其声律之美:"'沿波式宴,其乐只且',末句用《诗经》虚字作结,如古磬余响,既存汉魏遗韵,又具初唐新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之'斜月沉沉藏海雾'句法,或从此化出。"

近人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则点出其空间经营之妙:"全篇以'京洛皇居'为远景,'林渚萦映'为中景,'花飘粉蝶'为特写,如展青绿长卷,层次井然。末句忽作宴乐近景收束,真有咫尺万里之概。"

尤为精警者乃王夫之《姜斋诗话》所论:"'影媚元巳'之'媚'字,以美人顾盼写日影流丽,非但得物态之真,更见宴游者心神俱醉之态。六朝以来咏禊饮诗,至此方洗尽铅华,独标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