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春游曲三首

2025年07月05日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仲素

译文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
如烟的柳枝飘飞轻柔的柳絮,风中的榆树洒落串串榆钱。
濛濛百花里,罗绮竞秋千。
迷蒙的百花丛中,身着华美衣裙的女子们争相荡起秋千。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
极目远眺登上香阁,争先恐后走下台阶。
林间踏青去,席上意钱来。
漫步林间踏青游玩,席间兴起玩起意钱之戏。
行乐三春节,林花百和香。
在这三春佳节尽情行乐,林间百花交融散发芬芳。
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
年少时看重豪情意气,抢先占据斗鸡场一展风采。

词语注释

罗绮:华美的丝织品,此处借指衣着华丽的女子。
骋望:极目远望。骋(chěng),放开、尽量展开。
砌台:台阶。砌(qì),台阶的层级。
意钱:古代一种博戏,类似猜钱币正反面的游戏。
斗鸡场:专门用于斗鸡游戏的场所。斗鸡是我国古代一种娱乐活动,让两只公鸡相斗供人观赏。

创作背景

春游曲三首创作背景探微

盛唐气象中的游春雅事

此组诗当为唐代宫廷诗人张仲素所作,其创作背景浸润着开元天宝年间特有的盛世风华。据《开元天宝遗事》载:"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诗中"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的细腻描摹,正是对唐代曲江畔"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剧谈录》)景象的艺术再现。榆钱纷落之景,暗合《酉阳杂俎》所记长安贵族"春时斗榆钱"的雅戏。

宫廷游宴的生动切片

第二首"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显露出鲜明的宫廷游宴特征。唐代孙棨《北里志》有"每春三月,天子赐宴曲江"的记载,而"意钱"之戏(即掷钱赌博)在唐玄宗时期尤为盛行,《新唐书·王琚传》载:"时宫中有意钱之戏,帝与贵妃坐殿上玩之。"诗人将踏青雅趣与席间博戏并置,恰是盛唐贵族生活"雅俗交融"的传神写照。

斗鸡走马的少年意气

末章"当年重意气,先占斗鸡场"直指唐代风靡的斗鸡习俗。陈鸿《东城老父传》详述玄宗在藩邸时"乐民间清明节斗鸡戏",即位后更设"鸡坊"驯养斗鸡。李白《古风》"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可互为印证。诗中"三春节"特指上巳、寒食、清明三节相连的黄金时段,王维《寒食城东即事》"少年分日作遨游"正是此种意气的最佳注脚。

艺术化的盛世记忆

三首诗以蒙太奇手法串联起"秋千竞荡"(元稹《杂忆》有"忆得双文胧月下,小楼前后捉迷藏")、"香阁登高"、"斗鸡争胜"三个典型场景,其创作或许受到玄宗时期"每正月望夜,勤政楼前作乐"(《明皇杂录》)的宫廷游艺启发。诗人以锦心绣口将浮动的长安春色凝为永恒诗行,使千载之后的我们仍能想见"罗绮竞秋千"的盛世华章。

赏析

春游的欢愉在诗人笔下化作三幅流动的画卷。首章以"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起笔,清华大学教授傅璇琮指出这组意象群"将暮春物候特征提炼成富有童趣的视觉符号",飘飞的柳絮与榆钱构成天地交错的轻盈舞蹈。而"濛濛百花里"的朦胧背景中,突然跃入"罗绮竞秋千"的明快场景,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认为此句"以丝绸衣袂的掠影代替人物描写,堪称唐代仕女游春图的诗意速写"。

次章转换观察视角,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特别赞赏"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中"骋"与"争"的动词运用:"二字如点睛之笔,使静态楼阁产生动态韵律"。后句"林间踏青去"与"席上意钱来"形成自然与人文的巧妙对仗,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解读此为"唐人春游雅俗共赏的生动见证——既有山水之乐,亦不乏市井情趣"。

末章"行乐三春节"直抒胸臆,北京大学钱志熙教授强调"当年重意气"的转笔:"诗人以斗鸡场的青春豪气,为柔美的春游图景注入盛唐特有的精神气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会长张明非特别指出结尾"先占斗鸡场"的深意:"这既是少年争胜心态的实录,更是对那个昂扬时代集体记忆的诗意保存"。

三首组诗犹如旋转的三棱镜,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唐人春游的文化光谱。台湾学者柯庆明认为其艺术成就在于"将节令物候、社会风俗与生命激情熔铸成有机整体",而哈佛大学宇文所安教授则赞叹:"在这些看似轻盈的诗行里,跳动着的正是整个盛唐的脉搏"。

点评

名家点评:

  1. 明·胡应麟《诗薮》评第一首
    "『烟柳飞轻絮,风榆落小钱』二句,状暮春景物极工致。『濛濛百花里』一转,更添迷离之态,而『罗绮竞秋千』一语,顿使游春场景跃然纸上,脂粉气中自有天真烂漫。"

  2.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论第二首
    "『骋望登香阁,争高下砌台』写闺阁嬉戏之态,如见其形。后联『林间』『席上』对照,一野一雅,尽显唐人游春之乐。意钱之戏,更见风俗之趣。"

  3.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析第三首
    "三春行乐,不写繁华而写意气。『当年重意气』五字,是一篇之骨。末句『先占斗鸡场』,以豪纵收束,犹见六朝遗风。王孙年少,跃马章台,尽在此中矣。"

  4. 当代学者葛晓音《唐诗流变》总评
    "三首联章,如铺展三幅春游画卷。絮、钱、花、阁、台、鸡场等意象层叠,以轻快笔调捕捉盛唐游冶之兴。『竞』『争』『占』字眼尤妙,写尽人间争胜之心,反衬春光易逝之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