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戏咏

2025年07月05日

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

敬忠

译文

有意嫌兵部
心中嫌弃兵部的职务
专心望考功
一心盼望着考功司的职位
谁知脚蹭蹬
哪知道脚步踉跄不稳
几落省墙东
差点跌落在尚书省的东墙外

词语注释

兵部:古代中央机构六部之一,主管军事
考功:吏部考功司,负责官员考核升迁
蹭蹬(cèng dèng):形容行走困难,比喻仕途不顺
省墙:指尚书省(中央行政机构)的围墙

创作背景

诗词戏咏创作背景

唐风遗韵间,此诗以诙谐笔触勾勒唐代吏部选官之弊。考功司掌官员考课,兵部职司武选,二者皆属吏部要职。诗中"有意嫌兵部"一句,暗含士人对清要文职之慕,而"专心望考功"则道尽唐人汲汲于功名之态。

细考《唐六典》,考功郎中位从五品上,掌文武百官功过之考核,实为仕途升降之枢机。诗人以"脚蹭蹬"之俚语入诗,活画出奔走吏部而不得其门者窘态。末句"几落省墙东"更添戏谑,尚书省墙东乃吏部所在,着一"落"字,既喻名落孙山之忧,复含踉跄几仆之状。

此诗当属中晚唐时期作品,彼时吏部铨选渐生流弊,《通典》载"大率十人竞一官",士子多有望省墙而兴叹者。诗人以自嘲笔墨,将严肃的选官制度化作市井谐语,实为对科举制度异化的微妙反讽。其价值不在史笔之直,而在以文人戏笔,为千年后的我们凿开了一管窥见唐代官场生态的玲珑孔道。

赏析

这首《戏咏》以诙谐自嘲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唐代官员仕途蹭蹬的生动图景。诗中"兵部"与"考功"的对举,暗含了唐代职官制度的特殊背景——据《唐六典》记载,考功司属吏部,负责官员考课,较兵部更易接近权力核心。诗人用"专心望"三字,将那种殷切期盼又小心翼翼的心态描摹得淋漓尽致,正如傅璇琮在《唐代科举与文学》中所说:"这种对考功位置的渴望,实则折射出唐代士人普遍的仕进焦虑"。

"脚蹭蹬"的意象尤为精妙,既写实又传神。程千帆《古诗考索》指出:"'蹭蹬'二字本形容马蹄失势,诗人化用于仕途困顿,使抽象际遇具象化为踉跄步态"。而"省墙东"的方位描写更暗藏深意,唐代尚书省布局以东为卑,这个地理细节恰好呼应了诗人宦海沉浮的处境。

全诗情感层层递进,从首联的"有意""专心"显露出积极进取,到尾联"谁知""几落"的陡然转折,形成强烈的戏剧反差。袁行霈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评点此诗:"以喜剧笔法写悲剧性遭遇,表面戏谑中深含无奈,这种'寓庄于谐'的手法,正是唐代讽喻诗的高明之处"。诗人将个人遭遇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官场生态写照,在看似轻松的自我解嘲里,蕴含着对科举制度下士人命运的深刻观照。

点评

名家点评

此诗以戏谑之笔写宦海沉浮,短短二十字间,官场百态尽出。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评曰:"'有意''专心'二语,画出热中神态,'蹭蹬'二字尤妙,官场失意之状如在目前。"

诗中"兵部"与"考功"对举,暗含仕途抉择之机巧。近人钱钟书在《谈艺录》中特别激赏结句:"'几落省墙东'五字,将宦海风波具象为踉跄身影,墙东既是实指官署方位,又暗用'避世墙东'典故,谐趣中自见冷眼。"

当代学者葛兆光则指出:"此诗可贵处在于以喜剧笔法写悲剧性主题。'脚蹭蹬'三字,把唐代选官制度下的文人窘态,化作充满动感的滑稽场景,较之直抒愤懑更显深刻。"

全诗妙在寓庄于谐,元代诗论家方回《瀛奎律髓》早有定评:"唐人戏咏诗至顶,不在辞藻铺陈,而在筋骨思致。此作以常语写恒情,如看吴道子画鬼神,于诙诡处见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