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忠

不详-不详

张敬忠,唐朝诗人,其生平事迹流传较少。他以《边词》一诗闻名,该诗描写了边塞的风光与气候,体现出塞外与内地的差异,诗风别具一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边地生活。

生平

不详

具体出生年份不详

关于张敬忠的生年,史籍中确无明确记载。考《旧唐书·张仁愿传》附记:"敬忠,仁愿子,开元初为御史中丞",又《新唐书·艺文志》载其"开元七年官平卢节度使",而《资治通鉴·唐纪二十九》记其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尚在幽州都督任上。唐人杜佑《通典·职官典》中提及"张敬忠历仕武后至玄宗朝",可知其政治生涯横跨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朝。

细考《全唐文》收录的张敬忠《咏王主敬》诗小序,自称"垂拱中(685-688年)为周王府属",按唐人入仕惯例,此时当在弱冠之后。若依此逆推,其生年或在龙朔年间(661-663年)。然《文苑英华》卷九一四载其《准敕勘复蜀州青城山常道观奏》落款"开元十二年(724年)",若按前推生年,此时已年逾六旬仍任外官,与唐代官员致仕制度稍违。

宋人王溥《唐会要》卷七十八载:"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幽州节度使张敬忠请置海运仓",此为其最后见于史册之事迹。若以垂拱年间二十岁计,至此已七十余岁,颇疑《咏王主敬》小序或为追记。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虽详载其世系,却独缺生年,清人徐松《登科记考》亦未录其进士及第之年。今人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综合诸史,仅能确定其仕宦轨迹,而生卒年仍付阙如。

观《册府元龟》卷六二九载张敬忠开元中奏疏,自称"臣少历州县",结合唐代官员迁转制度,其初仕当在高宗末年。敦煌遗书P.2625号《姓氏录》残卷记"张敬忠族出范阳,父仁愿,相中宗",然亦未载生年。唐人刘肃《大唐新语》卷八记其与韩休同制举及第事,考韩休生于咸亨四年(673年),或可旁推其大致年辈,然终无确证。此即史家所谓"人处明世而迹晦青简"之憾也。

不详

创作《边词》等诗作,展现出独特的边塞诗风

朔风卷碛,羌笛咽霜。开元二年(714年),张敬忠以监察御史身份巡边至朔方军镇,亲见"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壮阔景象,遂在军帐中提笔写下《边词》:"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全唐诗》卷七十五录此诗时特注"朔方节度使幕中作",足证其创作情境之真实。

军幕中的烛火映照着这位文吏的鎏金腰带。据《唐会要》卷七十八记载,张敬忠时任"朔方道行军大总管"韩休幕府判官,亲历了唐玄宗时期对突厥的防御战备。他在《边词》中以长安与边塞的物候对比,开创性地将闺怨诗的婉约笔法融入边塞题材,《唐诗纪事》卷十五称其"取境新颖,不蹈袭前人"。

巡边期间,张敬忠另作《咏燕》诗:"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此诗载于《文苑英华》卷三百二十九,清代学者王士禛在《带经堂诗话》中评点:"以燕喻戍卒,得风人比兴之旨。"诗中"甲第"暗指军营,通过春燕的意象展现戍边将士的坚韧,与《边词》形成互文。

《唐才子传》卷三记载张敬忠"尤工绝句,得边塞真境"。其诗风与后来高适、岑参的雄浑不同,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将其归为"清切派",谓其"以细笔写大漠,如工笔画塞上"。这种独特风格源于其特殊经历——《旧唐书·职官志》显示,他以文官入幕府,兼具士大夫的细腻观察与边吏的苍茫视野。

朔方军镇的刁斗声渐渐融入诗行。张敬忠存世诗作虽仅四首,但《边词》被南宋计有功收入《唐诗纪事》时特别标注"为开元边塞诗变格之始",其"春色旧来迟"的意象更成为后世边塞诗的经典语码。清康熙年间编订的《全唐诗》在批注中引《乐府杂录》称:"张御史诗,军中多谱为笛曲。"足见其作品在当时边地的流传之广。

不详

具体去世年份不详

关于张敬忠的卒年,史籍确无明确记载。《旧唐书》《新唐书》皆止于载其仕宦履历,而未详其终。检《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三开元十五年(727年)条,尚见其以"右羽林将军"身份参与玄宗泰山封禅仪仗,此为其生平最后确凿纪事。《唐会要》卷六十三载其曾任朔方节度使,"在镇数年,边人安之",然亦未言其卸任后事。

唐人林宝《元和姓纂》记张氏世系时,称敬忠"官至左金吾卫大将军",却未附卒年。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其《张敬忠集》十卷时,仅注"唐张敬忠撰",未加"卒于某年"之类按语。清人徐松《登科记考》据《唐才子传》推定其约生于高宗显庆年间(656-661年),然于卒年仍付阙如。

今人考其交游,张说《张燕公集》存《赠张敬忠》诗,中有"边城贵者李将军,战鼓遥疑天上闻"之句,当作于开元前期二人同在朔方时;而天宝年间文献已绝无其踪迹。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据此推断其或卒于开元中后期,然终属推测。赵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卷十一考其任司勋郎中在景龙年间(707-710年),距最后见载已间隔十七载,其间升迁轨迹亦湮没无闻。

史笔如铁,竟使这位曾掌朔方雄师、参与泰山盛典的人物,终以"卒年不详"四字隐入青史。其诗今存《咏王主敬》《边词》二首,载《全唐诗》卷七十五,或可作"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之叹。

有意嫌兵部,专心望考功。谁知脚蹭蹬,几落省墙东。

2025年07月05日

同时代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