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处,有唐音破空而来。《行路难》杂曲歌辞的诞生,恰似一柄青铜剑,在开元盛世的锦缎上划开一道真实裂痕。玉镜台映照着温峤"镜里人将老"的忧思,绿绮琴弦震颤着相如"凤求凰"的遗响——这组乐府旧题,经张说之手,终成盛唐之音中最早觉醒的清醒者。
金龟袋压不住的焦虑,从七宝鞍上渗出来。当玄宗在花萼楼击鼓催花时,张说正目睹着"朱楼银阁"下的"碧草青苔"。洛阳道上的车马尘烟与终南山里的求仙问道,构成奇妙的和弦。诗人以"荆王奏曲楚妃叹"的典故为引,将楚王台榭的荒芜与眼前盛宴重叠,建安风骨与齐梁绮丽在此完成嫁接。
春燕秋鸿的意象流转间,藏着比《薤露》更深的惊惶。当"当春对酒"的豪语撞上"衰暮与君违"的谶言,我们忽然读懂:这分明是写给整个盛唐的《郊祀歌》。天宝三年的长安尚在醉舞,而张说已提前听见渔阳鼙鼓——那些"行乐须及早"的劝诫,原是政治家在时代拐点留下的绳墨。
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窥见端倪:"燕许大手笔,始变骈俪为感慨。"这组杂曲的珍贵,恰在于用公卿之笔写途穷之哭。当"温家玉镜"映出白发,"相如琴台"栖满寒鸦,盛唐的集体无意识终于找到出口——后来李白的"停杯投箸",杜甫的"艰难苦恨",皆可在此找到诗学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