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英殿内金炉袅袅,沉香氤氲中,唐德宗凝视着殿阶下新贡的玉色灵芝。时值贞元七年(791年)孟春,关中大旱初解,这株生于太极宫砖缝间的异卉,其重英叠瓣如琼瑶缀枝,在晨光中流转着紫白辉光——于崇尚祥瑞的中唐,这无疑是昊天上帝赐予圣主的玄符。
史载德宗性喜祯祥,曾因获白鹊而改元"贞元"。此刻他轻抚案头吴道子所绘《瑞应图》,忆及开元盛世时玄宗得灵芝而作《延英殿玉灵芝诗》的旧事,忽有文思涌动。侍诏翰林韦绶见状,即刻奉上澄心堂纸,但见御笔蘸墨处,三章十六句如珠玑倾落:首章"宗庙之福"暗合《礼记·祭统》"备物之享"的礼制;次章"紫微间采"化用《春秋元命苞》"紫宫为皇极之居"的谶纬;末章"端拱思惟"则显露《贞观政要》中"君体篇"的治道精髓。
当墨迹干透,殿外恰传来太常寺新谱的《云韶乐》。德宗望向终南山方向,那些未及补全的末二句,或许正随着山巅的庆云,飘向《诗经·小雅》里"南山有台,乐只君子"的遥远吟唱。此诗后来被宋敏求收录于《唐大诏令集》,其金泥书写的副本,至今仍藏在陕西碑林博物馆的《石台孝经》碑阴,与开元天宝遗事共沐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