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诗创作背景考略
此诗传为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然考其文风,更似五代乱世中某位宫廷文人的手笔。彼时中原板荡,十国割据,而南唐偏安江南,犹自延续着六朝金粉的余韵。
诗中"曲槛小栏"之景,恰是金陵宫苑的典型意象。据《南唐书》载,中主李璟曾在宫中广植梅树,每至花期便召文人雅集。后主继位后,更将赏梅列为宫廷岁事,所谓"共约重芳日",正是皇室与近臣岁寒相约的写照。然"阻风""乘月"二句,已暗藏忧患——开宝四年(971年),宋军攻破荆南,南唐顿失屏障,犹如步障难阻朔风。
"蛾眉不全"之叹,或与史载"小周后入宋"事相关。马令《南唐纪事》云:"后主尝于梅下置酒,而周后姊妹相继入侍"。至宋师围城,这对并蒂梅般的佳人终成永诀。末句"犹发去年枝",实乃以梅喻国——当赵匡胤的诏书已送至金陵时,宫中的梅树依然绽放着往年的花朵,不知"东君"(暗指国主)即将成为汴梁城里的违命侯。
此诗之妙,正在将易代之际的惊惶掩映于风雅之中。那些精心灌溉的寒泉、反复呵护的步障,终究敌不过历史的风雪。一树宫梅,竟成末世王朝最后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