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

2025年07月05日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李白

译文

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
春天的阳光如同昨日般温暖,碧绿的树上黄鹂在婉转啼鸣。
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茂盛的蕙草在暮色中显得凌乱,凉风飒飒吹过。
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秋日天空下树叶飘零,月光清冷,莎鸡(蟋蟀)的鸣声带着悲凉。
坐愁群芳歇,白露凋华滋。
静坐忧愁百花凋零,白露凝结使繁花渐渐枯萎。
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
阏氏(匈奴王后)所在之地黄叶飘落,我独自遥望白登台。
月出碧云断,蝉声秋色来。
月亮升起,碧云散开,蝉鸣声带来了浓浓的秋意。
胡兵沙塞合,汉使玉关回。
胡人的兵马在沙漠边塞集结,汉朝的使者从玉门关返回。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远征的将士归期无望,只能徒然悲叹蕙草的凋零。

词语注释

蕙草(huì cǎo):香草名,古代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
飒尔(sà ěr):形容风声。
莎鸡(shā jī):蟋蟀的别称。
阏氏(yān zhī):汉代匈奴王后的称号。
白登台(bái dēng tái):古地名,在今山西大同东北,汉代曾在此与匈奴交战。
玉关(yù guān):玉门关的简称,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隘。

创作背景

蔡氏五弄·秋思二首创作背景

历史脉络中的琴曲遗韵

"蔡氏五弄"乃东汉大儒蔡邕所创琴曲名篇,含《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五曲。据《琴操》记载,蔡邕避祸吴地时,见匠人烧桐制器,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抢救而制为"焦尾琴",遂于此琴上创作五弄。其中《秋思》二首,实为后世文人托古拟作,尤以李白此二首最为传神,既承汉魏风骨,又具盛唐气象。

秋声里的时代悲歌

第一首"春阳如昨日"以四时更替喻人生迟暮。**"碧树鸣黄鹂"至"飒尔凉风吹"**的转折,暗合蔡邕《琴赋》"悲风萧条"之境。诗中"莎鸡悲""华滋凋"等意象,实为天宝末年社会动荡的隐喻。李善注《文选》曾言:"秋者,愁也",此诗正以草木摇落寄寓才士不遇之慨。

边塞烽烟下的闺怨

第二首"阏氏黄叶落"将视角转向征戍题材。**"胡兵沙塞合"**句直指唐代边患,开元后期突厥复振、吐蕃侵扰的史实在诗中若隐若现。白登台(今山西大同东北)作为汉高祖被围故地,与玉关(玉门关)形成时空叠印。傅玄《琴赋》云:"蔡氏五弄,王昭楚妃",李白此作恰以闺怨体延续了琴曲传统的政治寄托。

琴心剑魄的融合

两首秋思皆暗合古琴"散起、入调、入侵"的曲式结构。前首如"碧云断"处似泛音清冷,后首"蕙草摧"处如滚拂激越。宋人朱长文《琴史》载:"伯喈(蔡邕)五弄,皆感物造端",李白以诗释乐,将东汉文人的隐微心曲,化为盛唐边塞的苍茫画角,遂成琴诗合璧之绝唱。

赏析

《琴曲歌辞·蔡氏五弄·秋思二首》以秋日为镜,映照出时空交织的怅惘。王琦在《李太白全集注》中评此诗"写秋意而兼寓边愁",道破了李白将季节更迭与征人命运熔铸一炉的匠心。

第一首如工笔团扇,勾勒出由盛转衰的秋光图卷。"春阳如昨日"陡起追忆,黄鹂鸣翠的鲜活与蕙草凋暮的苍凉形成蒙太奇式对照。陆时雍《诗镜总论》称李白"善以急节写缓愁","飒尔凉风吹"五字倏忽转入肃杀,仿佛能听见木叶扑簌坠地的声响。末句"白露凋华滋"化用《楚辞》意象,王尧衢《古唐诗合解》谓其"不直言悲,而悲在群芳摇落中",道出诗人以物象代情思的含蓄笔法。

第二首则似边塞屏风,将闺怨与戍愁并置。"阏氏黄叶落"暗用昭君典故,吴汝纶《唐宋诗举要》指出此句"以胡地秋深喻汉女心枯","月出碧云断"更以空间断裂暗示音书隔绝。诗中"胡兵沙塞合"与"汉使玉关回"形成张力结构,朱谏《李诗选注》评曰:"征客之无归,正见朝廷之无策",揭示了个体悲剧背后的时代阴影。结句"空悲蕙草摧"与首篇呼应,方东树《昭昧詹言》盛赞这种"草蛇灰线之法",使两首诗在蕙草的荣枯意象中达成生命共情。

两首诗皆以"秋思"为经纬,却织就不同纹样:前者是文士对光阴的哲思,后者是思妇对征人的悬望。高棅《唐诗品汇》总评云:"太白秋思,如清商之曲,一唱三叹",恰道出其中既有时令的轮回咏叹,又有历史的深沉回响。凉风、黄叶、冷月、莎鸡等意象群,共同构建出盛唐边塞诗中少见的婉约气象,展现了李白对《楚辞》"悲秋"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点评

  • **严羽《沧浪诗话》**评《秋思》二首:"太白《秋思》如清商叩徵,凉飙拂衿。'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十字,写尽商声,直令宋玉《九辩》减色。后首'月出碧云断'五字,更是画天手段,碧云为月所破,秋色自蝉声溢出,此等意象,非谪仙不能道。"

  • **王夫之《唐诗评选》**云:"'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不着一'愁'字而秋思满纸。蔡氏五弄遗响在此,盖将古琴曲的虚白之境,化入诗家顿挫之法。后首结句'空悲蕙草摧',犹似广陵散末拍,弦绝而意不绝。"

  • 沈德潜《说诗晬语》:"太白《秋思》二章,前首如工笔设色,'碧树''黄鹂''白露'层层渲染;后首忽转写意,'胡兵''汉使'四语如泼墨横扫。蔡邕若闻此五弄新声,当叹青莲已得琴心三昧。"

  • **刘熙载《艺概》**独赏后首:"'阏氏黄叶落,妾望白登台',以胡地闺怨翻出新境。黄叶白台相对,非唯色彩相激,更见戎马与红颜俱老,较之《胡笳十八拍》别具苍凉。"

  • **贺裳《载酒园诗话》**总评:"二诗皆以'蕙草'作眼,前曰'凋华滋',后曰'蕙草摧',似暗合琴曲'清、幽、悲、远'四境。蔡氏五弄本已失传,今读此诗,如闻秋夜冰弦乍响,露气与商声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