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闰月创作背景
天文历法之源
唐时《麟德历》行世,每岁积差二日有余。司天台观星台上,太史令仰察璇玑,见斗柄所指渐违农时,遂奏请置闰。玉琯中葭灰未飞尽,而日月已不合躔次,此闰月之所由生也。
皇家仪典之盛
开元天宝年间,玄宗崇道慕仙。据《旧唐书·礼仪志》载,每遇闰月,必于兴庆宫设"重光宴"。梨园弟子奏《霓裳》于前,龟年兄弟执檀板于后,王母献桃之典,实化用西王母献穆天子瑶池蟠桃事,以喻天子德配天地。
神话意象之变
"羲和迂辔"典出《离骚》,然李贺此作别具匠心。敦煌遗书《白泽精怪图》有载:"闰月之精,状如苍龙,羲和驾之,缓行天衢。"诗人将历法误差想象为日御缓辔,龙车逶迤,遂使岁序延长。此说虽异于《淮南子》"爰止羲和"之载,却暗合秦简《日书》"闰月为蠃阳"的古谶。
乐府新声之创
《乐府诗集》卷八十三录此辞时,小注云:"闰月之章,李长吉更翻曲破"。考《教坊记》有《闰月弯》曲名,贺乃糅合龟兹乐旋宫之法,以十二律对应十二月,闰月独用变徵之声,故有"七十二候回环推"之句,盖取《周髀算经》"十九年七闰"的章法为节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