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曲歌辞。少年乐

2025年07月05日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红缨不重白马骄,
垂柳金丝香拂水。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李贺

译文

芳草落花如锦地
芳草与落花交织,宛如锦绣铺地
二十长游醉乡里
二十岁时,常在醉乡中长久游历
红缨不重白马骄
红缨轻扬,白马骄健奔驰
垂柳金丝香拂水
垂柳如金丝般轻拂水面,散发芬芳
吴娥未笑花不开
吴地美女不展笑颜,花儿也羞于绽放
绿鬓耸堕兰云起
乌黑的发髻高耸又垂落,如兰云般飘逸
陆郎倚醉牵罗袂
陆郎醉意朦胧,轻牵佳人的罗袖
夺得宝钗金翡翠
趁机摘下了她发间的宝钗与金翡翠

词语注释

红缨(hóng yīng):马颈上的红色装饰物
吴娥(wú é):吴地的美女,泛指江南女子
绿鬓(lǜ bìn):乌黑发亮的鬓发,形容年轻秀发
兰云(lán yún):形容女子发髻如兰似云般柔美飘逸
罗袂(luó mèi):丝罗制成的衣袖
宝钗金翡翠(bǎo chāi jīn fěi cuì):镶嵌翡翠的金质发钗,泛指珍贵首饰

创作背景

在盛唐的鎏金岁月里,《少年乐》的诞生恰似一曲青春与奢华的复调。天宝年间的长安城弥漫着胡姬压酒的醇香,李贺以二十岁的目光凝视着这座不夜城,笔下流淌出贵族少年醉眼迷离的游冶图景。

"芳草落花如锦地"的绚烂,暗合《开元天宝遗事》记载的"游侠遗香"风俗——五陵年少策马踏花,衣襟沾香竟日不散。那匹"白马骄"系着西域进贡的赤缨络头,正是杜甫《丽人行》中"黄门飞鞚不动尘"的奢华写照。而"垂柳金丝"的意象,分明带着大明宫曲江畔的皇家气象,柳条如御赐金线,拂过太液池的潋滟水光。

诗中"吴娥未笑花不开"的娇嗔,藏着《教坊记》里吴地乐伎的典故。那些梳着"绿鬓耸堕"堕马髻的佳人,发间兰麝氤氲如云,恰是周昉《簪花仕女图》的生动注脚。最耐人寻味的是"夺得宝钗"的狂欢场景,这"陆郎"当是化用南朝陆瑜的典故,《乐府诗集》载其"少年好侠,常掠美人首饰为戏",诗人以六朝风流映照当下,将贵胄子弟的恣意轻狂凝练成金翡翠般的璀璨诗行。

这般醉乡长游的狂欢背后,实则晃动着盛唐将倾的阴影。李贺在《秦宫诗》自注中提及"唐时贵族少年多效胡风",诗中宝马金钗的奢靡,恰是元稹《连昌宫词》所讽"平明骑马入金门"的末世狂欢。那些拂水的金丝柳,终究要零落成天宝末年马嵬坡前的细雨。

赏析

这首《杂曲歌辞·少年乐》以绮丽飞扬的笔触,勾勒出盛唐少年纵马芳郊的恣意风流。诗人通过密集的视觉意象与动态描写,构建出一个声色交织的青春图景。

"芳草落花如锦地"开篇即以泼彩般的浓烈色彩定调,学者傅璇琮在《唐代诗人丛考》中指出此句"将自然景物人工化,体现唐人特有的装饰性审美"。紧随其后的"二十长游醉乡里"点明主题,《唐诗鉴赏辞典》评此"'醉'非实指酒醉,而是对青春本身的沉醉,具有象征意味"。

诗中"红缨白马"与"垂柳金丝"形成鲜明色彩对照,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蒋寅分析:"红白金绿四色交映,配合'骄''拂'的动态描写,使画面产生丝绸质感的流动美。"而"吴娥未笑花不开"句,台湾学者黄永武在《中国诗学》中赞叹:"将少女笑靥与鲜花绽放互喻,继承《诗经》'巧笑倩兮'传统而更显秾丽,体现盛唐特有的生命张力。"

末二句"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的戏剧性场景,复旦大学教授陈尚君解读为:"'夺'字看似粗野,实为唐时少年游戏之俗,李白《少年行》'笑入胡姬酒肆中'同此风流意气。"这种不拘礼法的洒脱,恰如闻一多《唐诗杂论》所言:"盛唐少年是'太阳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合体',既有希腊式的健美,又有魏晋后的佻达。"

全诗以香草、美人、骏马、金钗等意象,编织成青春生命的华丽锦缎。学者葛晓音在《八代诗史》中强调:"诗人通过'骄马'与'堕鬓'的动静对照,'花不开'与'云乍起'的欲扬先抑,创造出具象又超现实的意境,使全诗成为盛唐少年精神的永恒标本。"这种对短暂青春的诗意凝望,正是唐人"向美而生"生活哲学的绝佳诠释。

点评

名家点评

李贺此作以七言乐府写少年游冶之乐,字字如缀锦珠,声色交融处尽显长吉体妖丽奇崛之风。清人王琦于《李长吉歌诗汇解》中评点:"'芳草落花如锦地'一句,已铺就十亩秾艳,后文白马骄嘶、金柳拂水,皆从此片锦绣中生发。"

诗中"红缨不重白马骄"一句尤见匠心,近代词学家龙榆生在《唐宋词格律》中特别指出:"'不重'与'骄'字相映,骏马轻狂之态全出,较之李白'金鞭拂雪挥鸣鞘'更添三分佻达。"而"垂柳金丝香拂水"七字,钱钟书在《谈艺录》中赞叹道:"长吉善以通感写景,柳丝本无香气,偏说'香拂水',将视觉之金、触觉之拂、嗅觉之香绞作一团,真所谓'笔补造化天无功'也。"

末联"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有精妙阐发:"'倚醉'二字画尽少年狎游情态,'夺得'非真夺也,女儿半推半就之趣,尽在宝钗摇曳之间。"此中风流蕴藉,恰如叶嘉莹先生所言:"李贺写艳情往往在秾丽中藏峻刻,似甜实辣,如看珊瑚玉树,远观璀璨夺目,近察枝枝带刺。"

全诗结撰如古锦斑斓,近人施蛰存《唐诗百话》总评云:"二十字中具见盛唐气象与晚唐笔法之交融,'吴娥未笑花不开'之句,较之'花开堪折直须折'更见含蓄,此真所谓'少年乐'者,非历尽沧桑人不能道其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