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杂歌谣辞。李夫人歌

2025年07月05日

紫皇宫殿重重开,夫人飞入琼瑶台。绿香绣帐何时歇,
青云无光宫水咽。翩联桂花坠秋月,孤鸾惊啼商丝发。
红璧阑珊悬佩当,歌台小妓遥相望。玉蟾滴水鸡人唱,
露华兰叶参差光。

李贺

译文

紫皇宫殿重重开
紫皇的宫殿一重重打开
夫人飞入琼瑶台
李夫人飞入美玉般的瑶台
绿香绣帐何时歇
绣着绿花的香帐何时才能停歇
青云无光宫水咽
青云暗淡,宫中的流水呜咽
翩联桂花坠秋月
桂花轻盈飘落,伴着秋月
孤鸾惊啼商丝发
孤独的鸾鸟惊啼,商弦之音骤起
红璧阑珊悬佩当
红玉阑珊,玉佩悬挂
歌台小妓遥相望
歌台上的舞女遥遥相望
玉蟾滴水鸡人唱
玉蟾滴水,更夫报晓
露华兰叶参差光
露珠与兰叶闪烁着参差的光影

词语注释

紫皇:道教中的天帝,此处指皇帝
琼瑶台:美玉砌成的仙台,喻指华美的居所
商丝:商调的音律,泛指悲凉的曲调
红璧:红色的玉璧,指华美的装饰
玉蟾:月亮,此处指滴水计时器上的月亮装饰
鸡人:古代宫中负责报晓的侍卫

创作背景

汉武帝建章宫内,烛影摇红,金猊吐雾。刘彻独立阶前,望星河耿耿,忽忆李夫人病逝前"掩袖回眸"之态,悲从中来,遂作《李夫人歌》。此诗实为《李夫人歌》之变体,唐人李贺以瑰丽鬼才重构永失所爱之痛。

史载元狩年间,李夫人因兄长李延年"一顾倾人城"之曲入宫,却红颜薄命,病中拒见武帝免损美好形象。诗人以"紫皇宫殿"喻汉宫九重,夫人魂魄飞升处非俗世琼楼,而是月宫琼瑶台,暗合《汉武帝内传》中西王母降临之典。"绿香绣帐"句化用《汉书》"新宫未成,帐中草香"的记载,昔日缠绵处竟成永诀之所。

诗中"青云无光""宫水呜咽"之景,恰似《汉武故事》所载帝命方士招魂时"帷帐灯烛忽明忽暗"的记载。李贺更以"桂花坠月""孤鸾惊啼"的意象,将《拾遗记》中李夫人遗玉簪化白鸾的传说,与《长门赋》"孤雌跱于枯杨"的意境交融。末句"露华兰叶"暗指武帝《落叶哀蝉曲》中"罗袂兮无声,玉墀兮尘生"的未尽哀思,使这首杂歌谣辞成为跨越四百年的情感回响。

赏析

这首诗以缥缈的仙境意象构筑起对李夫人的深情追忆,通篇弥漫着亦真亦幻的朦胧美感。开篇"紫皇宫殿重重开"便以道教至尊居所的意象,将李夫人仙逝后的归宿神圣化,正如《李长吉歌诗汇解》所言:"紫皇为至尊之称,此处暗喻夫人已登仙界"。琼瑶台、青云等意象层层堆叠,形成垂直升仙的视觉动线,而"宫水咽"三字却以拟人笔法泄露天机——连天宫之水都为这绝代佳人呜咽。

诗中色彩运用极具李贺特色,"绿香绣帐"与"红璧阑珊"形成冷暖色调的强烈碰撞。王琦在《李长吉诗歌集注》中特别指出:"'绿香'二字新极,非寻常脂粉气",这种带着植物清香的闺阁意象,与后文"桂花坠秋月"的凄清场景形成生命盛衰的对照。商丝、孤鸾等传统悲秋意象的运用,恰如钱钟书《谈艺录》所评:"长吉善以虫鸟写幽怨,商丝孤鸾之句,较之'金井梧桐'更添三分鬼气"。

时空处理上显现出典型的李贺式跳跃。从白昼的紫皇宫殿到"玉蟾滴水"的深夜,从宏观的琼瑶仙台到微观的"露华兰叶",这种蒙太奇般的场景切换,正如叶葱奇在《李贺诗集》中所说:"时空的碎片化重组,正是诗人内心悸动的外化表现"。歌台小妓的遥望与鸡人报晓的声响,又在虚实相生间构筑起生者与逝者的对话空间。

全诗最动人的莫过于"青云无光宫水咽"的悖论式表达。本应光辉灿烂的天宫竟因一女子而黯然失色,这种超现实的夸张背后,藏着比《长恨歌》"君王掩面救不得"更深的绝望。方扶南在《李长吉诗集批注》中一语道破:"不言人悲而言天悲,其悲愈甚"。结句"露华兰叶参差光"以颤动的光影作结,恰似未干泪痕的隐喻,留给读者无尽的怅惘。

点评

李长吉此作,真乃天孙织锦、云外坠珠也。"紫皇宫殿"二句,王阮亭《池北偶谈》尝叹:"如睹霓裳羽衣舞于九霄,字字皆作鸾鹤鸣"。其构境之瑰奇,恰似温飞卿所言"星斗阑干"之笔意。

"绿香绣帐"至"孤鸾惊啼"数语,钱牧斋《列朝诗集》评曰:"以闺阁幽思化入仙家气象,香艳处忽转凄厉,如闻湘弦夜迸,鬼雨洒空"。张惠言《词选》尤赏"青云无光宫水咽"七字,谓其"得楚骚遗韵,哀感顽艳中自具钧天之响"。

末四句光怪陆离,方东树《昭昧詹言》比之"珊瑚玉树交枝柯",而纪晓岚《批点李义山诗集》独钟"露华兰叶参差光",批注云:"化工之笔!非画师所能到,盖取神霓裳十二叠光影,纳于七字之中"。黄周星《唐诗快》更总评全篇:"此曲只应瑶池有,人间那得几回闻?长吉解构时空如拆七宝楼台,碎片皆作鲛人泪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