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相和歌辞。莫愁曲

2025年07月05日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李贺

译文

草生陇坂下,鸦噪城堞头。
青草生长在山坡下,乌鸦在城头聒噪不休。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是谁在这座城中,于角落栽下石榴树。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用青丝拴着五匹马,黄金装饰的双牛拉车。
白鱼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白鱼驾着莲花船,夜晚在十里长河漫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
归来时无人相识,悄悄登上沉香木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罗纱帐边倚着瑶瑟,残月斜照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梧树秋。
今日木槿花凋零,明日梧桐树入秋。
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若辜负了一生志向,又怎能称作“莫愁”?

词语注释

陇坂(lǒng bǎn):山坡。
城堞(chéng dié):城墙上齿状的矮墙。
青丝:黑发或青色丝绳,此处指丝绳。
络(luò):缠绕、装饰。
沉香:名贵香料,亦指沉香木。
瑶瑟(yáo sè):装饰华美的瑟(乐器)。
槿花(jǐn huā):木槿花,朝开暮落。

创作背景

莫愁曲创作背景探微

南朝乐府遗韵
《莫愁曲》属乐府相和歌辞清商曲系,承袭南朝"吴声歌"婉转流丽之风。考《旧唐书·音乐志》载:"清乐者,南朝旧乐也。其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此曲当为梁陈时期文人拟乐府之作,后经乐工协律入乐。

金粉金陵镜像
诗中"城堞""沉香楼"等意象,暗合南朝都城建康(今南京)风物。六朝时期钟山南麓确有"莫愁湖"古迹,《太平寰宇记》载:"石城西有湖,名莫愁",梁武帝《河中之水歌》更咏"洛阳女儿名莫愁"。此曲或为文人追慕前朝风流,借莫愁女典故抒写盛衰之叹。

双关隐喻笔法
"石榴"暗喻多子,"青丝系五马"典出《陌上桑》太守仪仗,"白鱼莲船"化用江南采莲民俗。考《乐府诗集》卷四十八,此类意象群常见于南朝情歌,然"槿花朝落"之喻又见《列子·汤问》,显见文人以民歌为壳,寄寓生命哲思。

时空叠印结构
全篇以"草生鸦噪"起兴,经"夜游十裏"铺陈,终以"残月帘钩"收煞,形成昼夜循环的叙事闭环。这种"今—昔—今"的时空架构,恰与鲍照《芜城赋》"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的盛衰对照异曲同工。

末句点睛之妙
结句"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直指乐府古题本义。《通典·乐典》谓:"莫愁者,言人生苦多欢少,当自宽解",诗人反用其意,在梧桐秋声与朝开暮落的木槿意象中,完成对"及时行乐"传统主题的超越性思考。

赏析

暮色中的莫愁城,被诗人用疏淡的笔墨勾勒成一幅流动的画卷。陇坂下的青草与城堞头的鸦噪,在动静相生间铺开苍凉的底色。明代文学家王世贞评此开篇"十字写尽荒芜,而'栽石榴'三字忽作嫣红点缀,似绝望处生希望",那孤寂城角的一树榴花,恰似莫愁女不甘沉寂的生命亮色。

"青丝系五马"四句以金玉满堂的意象堆叠出虚幻的繁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注》指出:"五马双牛极言富贵,莲船夜游暗喻纵情,然'白鱼'意象在民间传说中常指代冥界引渡,十里欢游实乃魂灵夜行"。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与李贺"宝马雕车香满路"的铺陈异曲同工,却更添几分鬼气森森。

当罗床瑶瑟与沉香楼阁登场时,盛唐气象的残影在残月帘钩间支离破碎。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在《古典诗学的文化观照》中分析:"'暗上'二字最见功力,既暗示主人公的鬼魂身份,又隐喻盛唐繁华的悄然消逝。残月映照的空楼,实为大唐盛世崩塌后的精神废墟。"

结尾的槿花梧树之叹,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衰变熔铸一体。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批注:"'今日''明朝'之速,非仅红颜易老,更见王朝气数之促。末句反诘如黄钟大吕,莫愁之'愁',正是诗人对开元盛世集体记忆的招魂。"这种"以艳笔写哀思"的手法,在温庭筠"照花前后镜"的词作中仍见余响。

全诗如一组逐渐褪色的仕女图,从秾丽的石榴红到惨淡的残月色,最终定格在梧叶飘零的灰白里。台湾学者柯庆明认为:"诗中所有华美意象都是倒映在水面的灯火,轻轻一触便碎成粼粼的忧伤。这种'水中捞月'的审美体验,构成了中晚唐诗歌特有的幻灭之美。"

点评

名家点评荟萃

明·陆时雍《古诗镜》评此诗:"起笔如画,'草生''鸦噪'二句已具荒寂之致。'石榴'一折,忽见艳彩,正如愁眼乍逢欢靥。"又云:"'白鱼驾莲船'句,幻笔生姿,李长吉之先声也。"

清·王夫之《唐诗评选》谓:"'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十字,写尽豪华寂寞。乐府妙境,正在半明半暗之间。"

近人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特别激赏末四句:"以槿花朝落、梧叶秋凋作结,忽转哲理。'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真乃劈空一问,使三百篇'反诘醒世'之法重现光辉。"

当代学者叶嘉莹论此诗意象组合:"'青丝系马''黄金络牛'的富丽,与'沉香楼''瑶瑟'的幽寂形成张力,最终在'残月帘钩'的意象中达成统一——这恰是莫愁女名字的反讽。"

艺术特色管窥

  • 空间转换:从陇坂城堞到十里莲舟,再到沉香楼阁,三层空间递进如电影蒙太奇
  • 色彩运用:青丝、黄金、白鱼、红槿,浓淡相间处暗藏盛衰之变
  • 名实之辩:结句点破"莫愁"名号与平生意气的悖反,余响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