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长安城,太极宫北的玄武门在晨光中巍然矗立。贞观年间的某个清晨,唐太宗李世民于万机之暇,携文武百官在此设宴。彼时的大唐,正步入"贞观之治"的黄金时代,玄武门下旌旗猎猎,羽葆幢幢,君臣共赏林泉之趣。
玉池泛着醴泉般的清波,云阁间缭绕着祥瑞非烟。诗人以"湛露晞尧日,熏风入舜弦"的典故,将太宗比作上古明君,暗喻贞观朝野如《南风歌》所咏的治世。玄武门——这个曾见证过血雨腥风的历史舞台,此刻化作君臣同乐的芳筵之地。宴席间歌管参差,羽仪容裔,诗人怀着"微物荷陶甄"的谦卑,将这场盛会比作瑶池仙宴,柏梁台联句。
然而在"既喜光华旦"的盛世欢愉中,又透露出"还伤迟暮年"的淡淡忧思。这或许暗合贞观后期太宗渐生骄矜之态的历史伏笔,使得这场玄武门侍宴,在华丽辞章之下,隐约回荡着诗人对盛极而衰的敏锐预感。簪裾肃立的身影间,大唐的气象与隐忧,皆在这觥筹交错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