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苍茫处,历史的烽烟自隋末乱世漫卷而来。柳宗元执笔为戟,在《唐铙歌鼓吹曲·奔鲸沛》中凿开一道盛唐开国的神话印记。
鲸浪滔天起
"奔鲸沛,荡海垠"六字如惊雷裂空,实则以《旧唐书·太宗本纪》所载"群雄蚁聚,九州鼎沸"为注脚。隋炀帝大业年间,军阀割据似海中巨鲸翻腾,宇文化及、王世充之流"吐霓翳日",将中原化作腥云蔽天的修罗场。史载当时"百姓流离,十室九空",正应了"哀垫昏"三字血泪。
神柄授元臣
"帝怒下顾"暗合《贞观政要》所述天策上将李世民受命戡乱之事。武德三年虎牢关之战,少年统帅率三千玄甲军破窦建德十万众,宛如"手援天矛"劈开混沌。史家笔下"尘埃蔽天,钲鼓之声闻百里"的战场,在诗人笔下化作"截脩鳞"的神话图景——那被斩落的何止是敌酋铠甲,更是乱世的鳞甲。
海晏见天根
"披攘蒙霿"四字藏着玄武门之变的刀光,更蕴着贞观之治的曙光。据《资治通鉴》载,贞观四年"天下大稔,斗米不过三钱",恰似"地平水静"的具象。当"羲和显耀"照耀长安时,马周奏疏中"夜不闭户,行旅野宿"的盛世,已化作诗中"赫炎溥畅"的钧天广乐。
此诗如青铜铙歌般铿然,将开国史诗锻造成十二行鎏金文字。每一韵脚都叩在《唐会要》的纪年上,让历史烽烟在神话意象中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