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杂曲歌辞·夜夜曲创作背景
暮色四合时分,长安的宫墙内传来玉漏声声。沈约执笔立于尚书省案前,窗外新月如钩,恰似《夜夜曲》中"灭烛卧兰房"的伶仃剪影。这位永明年间执掌文坛牛耳的诗人,正以乐府旧题谱写新声,将南朝乐府特有的绮丽哀婉,化作五言四句的玲珑珠玉。
考《乐府诗集》卷七十六载,此曲属杂曲歌辞,乃沈约仿古乐府自创新调之作。时值齐梁文风嬗变之际,文人竞创"清商新曲",沈约以"四声八病"之说革新诗律,此作中"愁人夜独伤"的平仄交错,恰是其声律论的微妙实践。
史载梁武帝萧衍酷爱吴声西曲,建康城中"歌谣吴楚"成风。沈约此曲虽未直言本事,然"只恐多情月"之句,实暗合宫体诗"寓情于物"的笔法。月光拟人化的嗔怪,折射出南朝乐府特有的闺怨情韵——正如《玉台新咏》所录,当时文人多借女子口吻抒写缱绻,烛影月光皆成传情媒介。
案头青瓷灯盏摇曳,照见沈约眉间细纹。这位历仕宋齐梁三朝的老臣,或许在书写"旋来照妾床"时,亦想起建武年间外放东阳的孤寂。彼时寒蛩夜鸣,秋月穿窗,与曲中情境竟有三分神似。杂曲歌辞的妙处,正在于将个人心绪熔铸成普世哀愁,使千年后的读者犹能见那夜半无眠的罗衣女子,在月光里辗转反侧的模样。